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無私無我 3-2

文/星雲大師 |2024.07.31
491觀看次
字級
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與韓國通度寺僧眾座談

時間:2004年9月5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梯形會議室



第七個十年,六十歲到七十歲,是倫理的人生。

忽然感覺到自己年紀大了,卻沒有孝順過父母,因為母親在大陸,我在台灣,彼此的生死都不知道。

在感到愧為人子的時候,想到天下的老人都可以是我的父母,就在佛光山舉辦「親屬會」,把徒眾的父母都請到山上齊聚開會,把他們當作是我的父母來孝敬。我覺得倫理關係很重要,倫理就是一個社會的次序,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包容、慈悲很重要。

佛學人生 集體創作

七十歲以後,是佛學的人生。

七十歲以後才真正感覺到佛學的人生最重要,所以我推動人間佛教,就是為了普利世人,希望他們能過幸福圓滿的人生。我這一生並不是很順利,都是仰仗十方給我的幫助,仗佛光明,有佛法就有辦法。

佛光山是以「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眾第一,自己第二」,不准個人建寺廟、不私自化緣、不私交信徒、不私蓄金錢,因為一個修道者,有錢就會作怪,沒有錢比較安穩。佛光山常住也不要有錢,有了錢就要把它用了。

我一生很熱心地培養徒眾,目前有博士二十幾個,碩士一百五十多個,社會大學畢業後再來念叢林學院的也有三百個左右,其他有一千人左右都是高中畢業以後、大專以上來到叢林學院就讀的。每年叢林學院都有八十個到一百多個畢業生。

佛光山的一切不是我一個人來成就的,完全是集體創作。有私心、有個人主義的人,在佛光山是不容易生存下去的。雖然說是「無為而治」,但是每個人的本性都會表現出來,大家都會知道的。

目前佛光山在全世界有兩百多個寺廟;有三所社會大學,還有一所正在籌備中;政府委託我們辦的社區大學,到現在應該也有七、八個了。對於寺院未來的發展,我有心要把寺院學校化。現在我也比較少講經,因為宣傳佛法、講經的力量有限,所以我辦報紙、電視台、現代化的大眾媒體。

目前有二十八個國家的人士在本山念書,畢業以後就送他們到海外主持寺廟,甚至到十六個佛教學院去當老師。

目前經常住在本山的大概有三千人,能供應吃住的可以有五千人;美國西來寺可以容納一百多人;澳洲中天寺、南天寺可以容納五百人,非洲南華寺可以住三千人以上。現在在美國也有很多具有規模的道場,像休士頓的中美寺、紐約的鹿野苑,將來發展了,容納一、兩千人應該沒有問題。我們在歐洲也有二、三十個寺廟,但都很小,幾十年來都是靠佛光山支持才能存在。

重視文化 六和僧團

除了教育和寺院以外,我們非常重視文化的力量。我把大藏經分成十六個部分,重新標點、分段、考證,經過二十多年到現在已經完成七部藏,每一部藏都是幾十本、上百本,我想再給我二十年就可以全部完成了。我們編印的《佛光大辭典》,聽說在韓國也有人再版,但是我沒有看過。我選了一百三十二本佛教的經典,譯成白話文。目前也正在編印《世界佛教美術圖典》(即《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世界各國,包括韓國給我的幫助很多,《美術圖典》一共二十冊(2013年正式出版),今天有一本精華版,是中英文翻譯的,才剛出版,要送你們每個寺院一本。

提問二:我是通度寺畢業班的學生,當我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恭讀到韓文版的大師法語,給我的啟示很大。今天能親眼見到大師,意義非常大。我在畢業之後,繼續研究中國佛教,所以這一趟到佛光山參訪,每一刻、每一件事情對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事融和 尊重信仰

這一趟有兩個驚訝,第一,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到佛光山及各地的別分院參訪,發現所到之處人員和合,堪稱是六和僧團。第二,大師短短幾十年來,為佛教做出這麼偉大的貢獻,真是不可思議,我很想了解大師是怎麼做到的?



大師:你初中時看的韓文翻譯,是李仁玉小姐翻譯的。他在佛光山住過好多年,是台灣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的,以他的條件如果到中國大陸去,一定會被當成寶貝。

佛光山的徒眾因為年紀輕,講話不溫和是有的,但是大體上不會有鬥爭。佛光山自開山以來,到現在已經是三十八年了,所有的木工、水泥工、油漆工都沒有換過,包括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的建築給人做,也一直都沒有換過人,主要的原因是沒有爭執、沒有計較。假如你們下次來的時間再多一點,尤其你是研究中國佛教,我可以讓你去更多值得一看的別分院參訪、了解。

台灣是個民間信仰勢力很強的地方,好比媽祖的信仰。我很感謝民間宗教,因為有這些基本的信仰,所以轉移成正信的佛教很容易。台灣盛行淨土宗,主張念佛的道場很多,而我個人是傳承於臨濟宗。不過整體看來,現在台灣的佛教好像也沒有宗派的不同,念佛、參禪都是混在一起。韓國禪宗之下又成立一個曹溪宗,這也會增加力量,所以佛教究竟分宗立派,大家互相競爭好呢?還是團結一致,南、北傳融和,漢傳、藏傳融和,中、日、韓佛教融和好呢?既然你是研究中國佛教的,可以去研究。

傳承臨濟 隨處是禪

提問三:我是通度寺禪堂的學僧,聽說您是繼承於臨濟宗,想請問大師,您是怎樣繼承臨濟宗的禪法?您的修行生活中,參禪對您的影響是什麼?希望您給我們一個嚴厲的勉勵。



大師:臨濟宗是我皈依、傳承的派系,雖然我也在禪堂參過禪,但是卻曾經因為拜佛而得到佛菩薩很大的加持。我在台灣打佛七,應該不只一百五十次,發覺到念佛也是禪。禪本來就是沒有一定的規範,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柳綠花紅、人間的是是非非,哪裡沒有禪機呢?不瞞大家,我在念佛裡有過幾次身心的變化,但是在台灣我從來沒有對徒眾或信徒說過,修行本來就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講給不了解的人聽,講了也等於沒講。

我們感到很欽佩的是韓國曹溪宗,在世界上的北傳佛教中是很有規模的,好比日本的曹洞宗就勝過日本的臨濟宗。我到中國大陸去的時候,也鼓勵他們修復臨濟禪師駐錫過的道場。

目前正在印刷一本我對禪門的看法及意見的小書,過去我不歡喜分宗派,但是本山禪堂希望我也能對禪門表示一些意見。我也曾經為《六祖壇經》作過註解,裡頭表達了一些我對禪門的意見。講到坐,我是很有坐功的,可以從早坐到晚,但並不是說坐就是禪,行住坐臥都是禪。(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