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暑有道 避免寵物熱衰竭 文/朱莉雅 |2024.07.28 語音朗讀 9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長毛動物及變溫動物比較不耐持續高溫。圖/123RF為狗降溫時,水柱不可直沖心臟。圖/123RF 給長毛狗吹風扇,效果不如直接剪成短毛。圖/123RF長毛狗泡水降溫可避免中暑。圖/123RF 狗兒中暑時應多喝水,四肢和軀體潑水,並在環境置冰降溫。 圖/楊靜宇圖/123RF帶狗兒到戶外活動時,應注意防晒和多補充水分。圖/123RF 貓咪體溫飆高到39.8℃以上,就表示中暑了。圖/123RF圖/123RF 文/朱莉雅北半球正式進入夏季,一波波熱浪滾滾來襲,不少動物相繼因「熱緊迫」、「熱衰竭」,性命受到威脅,究竟動物該如何在全球暖化時代,避免熱死或造成熱傷害後遺症?家中的寵物貓狗鼠兔龜,除了吃冰、吹冷氣,還可以靠哪些方法抗暑? 今夏熱浪不但來得早,更持續加溫中,據國外報導,近期已經熱死了不少寵物兔、狗及老鼠!曝晒過度寵物受不了最近台灣一些動物醫院,也陸續收到不少因中暑送醫的動物急診案例,獸醫提醒飼主應提高警覺,千萬別把寵物栓在戶外晒太陽,或留在密閉的汽車之內,否則很容易把牠們熱死。以往每年夏天都要處理數十件寵物中暑案的獸醫師楊靜宇說,一般說來,只要連日出現高達35℃的高溫,狗狗在太陽下晒超過半小時,就有可能出現熱衰竭症狀,體質不佳的小狗甚至可能喪命。貓咪哪兒涼快待哪兒有趣的是,一般臨床上,很少有貓中暑的案例,原因是貓的體溫原本就比人高,只要天氣一轉熱,貓咪就會啟動各種「抗暑」機制,包括全身趴臥在冰涼的地板上,或待在吹得到電風扇或冷氣的地方,或往床底下及衣櫃等陰涼處躲藏,或喝水量大增(每日至少200cc),甚至和飼主搶喝冰水。雖然貓咪因天生的行為模式與其他動物不同,喜歡慵懶地待在較清涼的室內,但仍有可能因天氣過於炎熱,身體調節不及而引發不適。貓咪的體溫一般介於38~39℃之間,如果貓咪的肛門溫度達到39.3℃,就代表貓咪感覺「有點熱了」,一旦體溫飆高到39.8℃以上,就表示「中暑」了,這時就有必要啟動散熱機制。狗狗比你想的易中暑至於在獸醫院相當常見的狗狗中暑情況如下:★白貴賓狗在大熱天,被關在汽車的後行李廂,熱到脫水,所幸及時就醫,挽回一命。★拉不拉多犬傍晚在公園裡玩,跑沒多久就猛流口水、全身癱軟、喘個不停,這隻中暑的拉拉,送院時體溫已超過40℃,情況相當危急。★馬爾濟斯跟著主人到頂樓晒衣服,結果主人臨時下樓跟朋友碰面,馬爾濟斯在接近中午11點、陽台無處可躲的情形下,當主人上樓時發現已經昏倒,送醫才知是熱衰竭。★柯基犬因主人臨時有訪客,暫時關在陽台,結果平時很愛叫的牠,10分鐘後突然鴉雀無聲,主人覺得不對勁,查看發現竟癱在地上、口水直流,緊急送至動物醫院,體溫高達40.2℃。潑水散熱避免沖心臟緊急降溫之道是:先替狗狗全身潑水,先潑四肢,再潑軀體,切記不可直接對著心臟沖冷水,會造成心臟麻痺,也可在四周放上冰塊、打點滴降溫,補充水分可用1比1運動飲料加室溫水給寵物喝,就可以讓中暑寵物的生命徵兆穩定下來。楊靜宇提醒說,寵物不僅不能直接在豔陽下曝晒,即使是避開中午,公園裡的水泥地晒了一天的太陽,高溫還是不可小覷,此時如果狗狗體內的熱排不出來,心臟就會過度搏動,體內酵素無法作用,肝腎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嚴重時還會致死。狗狗靠哈氣散熱排汗「狗狗的散熱機制跟人不一樣,排熱速率也不如人!」人的排熱速率一般是狗的12倍以上,原因在於人全身皮膚都可以排汗散熱,狗狗的皮膚上沒有汗腺,85%以上必須靠呼吸喘氣排汗。因此,狗毛的長短,跟體內散熱的關係不大,但短毛可減少吸取的輻射熱,比起長毛較不聚熱,所以夏天將毛髮剪短仍有助犬貓降溫。楊靜宇表示,當狗狗體內過量的熱無法排出,體溫持續上升超過39.5度就可能中暑,若超過10分鐘還無法順利散熱降溫,就可能引發熱衰竭,這時致命率高達7成以上。清晨深夜再帶狗散步至於狗狗發出的「過熱警報」包括下列癓兆:喘氣很大聲,一直急促哈氣;全身表皮發紅;口腔黏膜異常紅潤。楊靜宇解釋說,熱衰竭會導致狗狗全身微血管擴張,因此皮膚會發紅;就連腸道微血管也擴張,可能出現拉鮮血、血便;加上這時狗狗血液往周邊血管集中,大動脈以及主要臟器嚴重缺血,可能誘發低血壓休克或急性腎衰竭。楊靜宇指出,狗狗的本能會找遮陽處,因此居家環境若通風、沒有被太陽直射,比較不會熱出病來。此外,建議夏日白天完全不要帶狗出門,如果要溜狗散步,最好選清晨或深夜,且因為夏天太陽下山時間較晚,地表輻射熱至少需要3個小時,因此大約晚上10點後、以及清晨6點前溜狗較佳。 中暑高危險品種犬有2類品種犬由於自身特殊的身體構造,都是「夏季中暑的高風險族群」,需要飼主多加注意牠們的健康狀況:1.鼻子扁塌的短吻犬,特別是英國鬥牛犬、法國鬥牛犬、巴哥犬、波士頓梗犬等犬種 ,因先天軟顎過長的問題,容易換氣不順,導致身體散熱功能失靈。2.毛髮豐厚的「長毛犬」,尤其是黃金獵犬、柯基犬、獒犬、鬆獅犬、哈士奇等犬種,身體容易蓄積熱量、散熱不易,特別容易導致體溫長時間過高。通風 遮陰 多喝水 不只狗容易中暑,各種長毛動物也都有中暑的可能。 以台灣情況為例,很多養兔子的都是學生,他們常在學校附近頂樓租屋,頂樓本來就比較熱,學生白天去上學,把兔子關在籠子裡,放學回來兔子可能就被熱死了。專治非犬貓動物的獸醫師邱新育表示,不同種類的動物、耐熱程度不盡相同,比如兔子、寵物鼠約可耐熱達30℃,此外爬蟲類屬於變溫動物,無法自行調節體溫,因此待的環境愈熱、體內溫度愈高,呼籲飼主應預先替動物做好降溫措施。首要原則就是保持居家環境通風,並且讓動物有遮陰處可躲太陽;此外,更重要的是「大量」供應水分──原則上最好是無限量供應。至於開電風扇給動物吹,散熱效果有限,開冷氣雖可確保室內溫度,但是不環保,建議應隨動物的類型準備降溫的工具,例如養魚可使用專用冷水機或風扇,其中海水魚比淡水魚更不耐熱,溫度應控制在25~27℃之間。烏龜、蜥蜴等爬蟲類,或是習慣寒帶溫度的雪貂、龍貓,可用保特瓶裝水自製冰磚,用毛巾包覆後放在籠子附近,讓牠們可以靠過去降溫。此外,建議將動物的毛剃短,以減少吸收輻射熱,還要控制動物食量、避免肥胖,因為脂肪容易儲熱又不散熱,這樣也可降低動物中暑的風險。 前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下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裸海蝶 天使外形 魔鬼食性河狸看不下去!免費為捷克蓋好一座水壩黑猩猩 會一呼百應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