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情】佛教經典動物寓意 |2024.07.28 語音朗讀 13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據《毗奈耶雜事》記載,佛陀於過去世曾經為鹿王。圖/資料照片敦煌莫高窟北魏第257窟的《鹿王本生》壁畫。圖/資料照片佛經有兔王自願投身火中供養仙人,仙人因悲傷而再不食肉的故事。 圖/資料照片象是古印度皇室常見的坐騎,普賢菩薩的坐騎是六牙白象。圖/資料照片悉達多太子想要出家修行,離開迦毘羅衛城時,其坐騎就是一匹馬。 圖/資料照片龍在佛教經典中,是護持佛法的天龍八部之一。圖/資料照片鷲比喻自在高大,隨心所欲皆得自在,食宿山林,來去自由。圖/Pexels禪宗的〈十牛圖〉,即以牧牛為主題,表徵修行的十種境界。 圖/資料照片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也是文殊菩薩的坐騎。圖/資料照片 文/本報綜合報導佛教對於現象界存在的生命形態,大致區分為「十法界」,一般常見的牛、羊、獅、象等動物,是被歸類為畜生道。這些動物雖然身處畜生道,卻常在佛教藝術文化中出現,例如諸佛菩薩的坐騎、紋樣、圖飾等。經典中也常有許多動物的譬喻,用來教化開示慈悲善德、修行理念等,以眾所周知的動物特性,寓意深刻的佛法義理。動物在佛教中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宇宙中充滿諸多形態各異的生命,彼此相互影響、同體共生,因此開創出無與倫比的法界眾相。其中有些譬喻極富趣味,同時賦予深刻的教義內涵,這正是佛陀教化眾生所開示的善巧方便。佛法對生命形態的分類或比擬,所詮釋的是因緣業力的法則,以及生命存有的實相,事實上,各種生命形態,在其本質上是平等無別的。龍龍在佛教經典中,是護持佛法的天龍八部之一。龍屬於畜生道眾生,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龍族的領袖稱為龍王,具有強大的威力,故能成為佛教守護者,在諸尊龍王中,以五大龍王及八大龍王最為著稱。龍族居住在水中,能夠騰空飛行,呼風喚雨,在一般民間信仰中也有重要地位,傳說能影響人間的風雨與五穀收成。據經典記載,佛陀誕生之時,有天雨花香、九龍吐水為之沐浴。象象是古印度皇室常見的坐騎,佛陀入母胎時,即是化身為白象。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神通。象在佛教是高貴的象徵,常用來譬喻佛陀舉止如象中之王,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載述,佛有八十種好,進止如象王,容儀如獅子王。佛經中的動物,龍與象分別是水中、陸上最有力者,因此經典常將兩者合用,以「龍象」比喻菩薩的勇猛精進、威儀具足,後人也以之讚揚威儀莊嚴、弘法利生的高僧大德,稱其為「佛門龍象」。牛牛在佛教中也是象徵高貴的動物,具足威儀與德行,在如來身相的八十種好之中,就有一項是「行步安平,猶如牛王」。牛的形象一向是溫馴踏實,在佛陀的諸多稱號中, 也常用「 人中牛王」來讚美佛陀德行的廣大無邊, 就如同力大無窮的牛王一樣。《法華經》則以牛車來比喻菩薩乘,而大白牛車就是比喻大乘妙法。此外,禪宗則以牛來比喻眾生的心,比如著名的〈十牛圖〉,即以牧牛為主題,表徵修行的十種境界。獅獅子是百獸之王,常用來比喻佛陀的無畏與巨大威力,如《大智度論》記載,獅子在四足獸中,獨步無畏,能降伏一切。佛陀也是如此,在九十六種外道中,威嚴無畏、降伏一切,所以稱為「人中獅王」。佛陀以無畏聲說法,振聾發聵,如同獅子威震群獸一樣,因此佛陀說法稱為「獅子吼」。諸佛菩薩攝化眾生的法門也稱「師(獅)子法門」,即以獅子王來彰顯諸佛菩薩的功德,此外,獅子也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馬馬與人之間的密切關係,古代以馬做為主要交通工具,深深影響了人類的生活與文化。在佛教中,悉達多太子想要出家修行,離開迦毘羅衛城時,其坐騎就是一匹白馬。在印度文化中,轉輪聖王的七寶之一是紺馬寶;而在佛教經典中,有許多馬的譬喻與故事,佛陀在過去生修行菩薩道時,也曾經是驅耶馬王。又《雜阿含經》列舉四種馬,比喻四種人悟道的層次,也以馬比喻眾生根機的四種差別。兔《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記載,在佛陀的本生中曾經為兔王,為使佛法能久住於世,兔王自願投身火中,供養仙人,仙人因而悲傷地發願再不食肉。佛經中也以兔毛來表示極微細的物質現象,例如「塵又有微塵、水塵、兔毛塵、羊毛塵……」此外,佛經還以「龜毛兔角」來比喻虛妄不可得之事。鷲佛教經典中,以鷲來比喻自在高大的人,伏恃自己巨大,隨心所欲皆得自在,如同鷲食宿山林,來去自由。印度的靈鷲山是佛教著名的聖地,傳說其由來是魔王化做大鷲來擾亂阿難,被佛陀降伏之後,即化成石鷲。而佛陀也在此地宣講了許多重要的經典,比如《法華經》、《大品般若經》、《金光明最勝王經》、《無量壽經》等,而聞法證果的羅漢不計其數。佛陀入滅後,也在此地舉行佛教第一次的經典結集。鹿據《毗奈耶雜事》記載,佛陀於過去世曾經為鹿王,為救群鹿而喪失生命,並於臨終時發大誓願,若當來得成無上正等正覺,為使所有的鹿都能度脫生命羅網。再者,佛陀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初轉四諦法輪,度五比丘出家,即以鹿為轉法輪之三昧耶形。 前一篇文章 【七寶聖物】人間煙火 華蓋千年 下一篇文章 【本生譬喻】敦煌壁畫經典故事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七寶之首】佛像貼金 功德殊勝【福慧具足】佛教財神 廣施聖財【藝術弘法】花見華蓋 菩薩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