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退出下屆總統大選不到一周時間,國際間發生了兩件事,一是巴勒斯坦各派別代表簽署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團結的《北京宣言》;一是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訪華,並會晤中國大陸外事辦主任王毅。這兩件攸關國際和平的事件都與中國大陸有關。
拜登七月二十日在社群媒體X刊出了聲明指出,他退出大選並專注於履行剩餘的總統任期,最符合民主黨和國家的利益。多項民調顯示,拜登做此決定後,共和黨候選人、前美國總統川普勝選的可能性也隨著提高,而川普以及他的副總統候選人、俄亥俄州參議員范斯,對俄烏戰爭的態度一致且明確,就是他們都反對金援或軍援烏克蘭,並希望盡快結束戰爭。
前此曾對北京在二○二三年二月提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十二點中國立場」,不以為然的烏克蘭,如今態度丕變。庫列巴在七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訪問中國大陸,多家西方媒體直指,庫列巴此次訪問,目的是「討論如何結束基輔和莫斯科之間的戰爭」;而根據大陸外交部的消息,庫列巴在會談時表示,烏方願意並準備與俄方進行對話談判,而在這個過程中,「烏方很重視中方的意見」。外界預期,纏鬥逾兩年的俄烏戰爭,正顯露出停戰的跡象。
另一方面,為結束分裂並進一步尋求與以色列之間衝突的解決之道,包括法塔赫與哈瑪斯在內的巴勒斯坦十四個派別,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北京舉行內部和解對話,並共同簽署了內容為加強巴勒斯坦團結,並組成民族團結政府的《北京宣言》。
對決裂甚至內戰已超過十七年的巴勒斯坦而言,要簽署這樣的宣言,實屬不易,尤其是要哈瑪斯同意讓法塔赫政府成為巴勒斯坦的代表,更是不可能的任務,如今卻在北京的撮合下,達成共識,總算讓巴勒斯坦可以團結,並且為戰爭結束後巴勒斯坦各派別的共同治理奠定基礎。中國大陸外交部欣慰表示,「這為巴勒斯坦人帶來了希望!」法塔赫則感激的說道,中國是一道光,他們「為巴勒斯坦和解所做的努力,國際罕見」。
事實上,為尋求在衝突中扮演調解角色,中國大陸今年四月間就曾邀請法塔赫和哈瑪斯在北京舉行會談,但當時並未達成實質成果。長期以來,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卡達、瑞士甚至聯合國,都曾試圖促成哈瑪斯和法塔赫的和解,也簽署了一些協議,然而,自二○○七年兩派爆發了暴力衝突、哈瑪斯將法塔赫趕出加薩地帶以來,和解希望愈來愈渺茫。這次北京花費了極大的努力,促成巴勒斯坦十四個派別對話並簽署宣言,可說是為和解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一位哈瑪斯的官員說,《北京宣言》來得正是時候,因為加薩地帶的人民正面臨著種族滅絕的戰爭。
當然,這並不表示中東和平已無懸念,以色列外長卡茲就直白表示,這項協議不會實現,因為以色列會徹底摧毀哈瑪斯的統治,法塔赫沒有機會進入加薩。但巴勒斯坦的內部和解至少是一項進展,也為更大區域的和平帶來了希望。
正如美國學者傑佛瑞.薩克斯所說的,「中國開會都是在為世界和平尋求解決之道,美國開會則是為繼續擴大世界的衝突」。拜登才宣布退選,烏克蘭與巴勒斯坦就奔赴中國,其中所透露的訊息,值得美國深思;而台灣更應好好想想,在美中兩強競爭中該如何平衡自處以求安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