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治膨風症

 |2024.07.25
442觀看次
字級

在現代化的公民社會,政治有它的定位。那是為公眾進行服務的公共事務,也就是孫中山先生說的「管理眾人之事」。它和一般的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活動,共同構成為現代社會的諸種面向。政治的局限是:不能跨領域去管理私人之事,例如非關公眾的家務、情緒、喜好、教養育兒等。

政治不能跨越它應有的界限,更不能無所不在,變成一種對社會生活的宰制,否則必將引起民眾的反感。而過度的政治力干預也扭曲公民社會所應有的多元開放與言論自由的表達。它會阻塞社會的創造力與活力。

明顯可見的例子即是基隆市有一些團體發動罷免市長謝國樑,相關活動演變為朝野攻防大戰之後,即出現一種政治霸凌的現象。基隆夜市攤商在路口的電子看板打出「相信社會自有公論,反對為罷免而罷免」,立即招來綠營網軍發動攻擊,宣告發動「拒吃基隆廟口夜市」。有趣的是這些號稱公民團體的發動罷免單位,隨即有前市長林右昌的妹妹出面聲援,儼然是前市長與現任市長的較勁。

然而細究看板文字,其實並無指向支持任何人,而只是指出民間對那種不斷發動罷免,不斷動員群眾,浪費國家資源,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只為了鬥爭舉國對抗的罷免戲碼,真的是厭惡透頂了。

如果真是執政有問題,以致弊案叢生,那罷免還有正當性,現在是利用罷免的低門檻,利用執政者的文宣與組織優勢,運用國家機器,反覆動員,彷彿群眾與選票是免費的提款機,這如何不教人民厭惡!

更荒唐的是綠營網軍的傲慢,已經到目中無人、橫行天下的地步。他們有國家機器為後盾,有國家資源當財力,養了一大批人馬,在網路上舉凡稍有不同政見,就群起圍攻,任意霸凌民眾。最鮮明的例子即是另一個夜市的活動──科目三舞蹈比賽。

那是由台北市圓環的寧夏夜市所發起的。原意是招來人氣,為夜市「鬥鬧熱」。卻不料意識形態的狂熱分子即刻跳起來,指稱科目三是中國大陸開始風行起來的舞蹈,有被大陸統戰之嫌,所以要發動抵制,甚至要求台北市政府禁止。

此事涉及兩個層次的大原則。一是藝術創作的自由。民間團體辦文化娛樂活動,只要無虞安全,文化活動的形式與內容,是政治勢力不應該干預的。否則即是破壞言論自由、藝術創作自由。年輕人跳舞可以被戴上「這麼大,這麼紅」的帽子,簡直瘋狂。二是民間團體辦的活動,屬於私領域的範圍,政府只能就公共的安全法規加以規範,不能干預私人的活動性質與表達的內容。公私之間,要有明確分際。這是一個公民社會應有的基本修養。

可惜的是,台灣畢竟在民主的修養與公民社會的認知上,仍在幼稚的學習階段。而執政者對權力所應有的分際,也沒有掌握清楚。因此免不了以為握有執政權力便無所不能,而其下屬的側翼團體、網軍更是橫行無忌,狐假虎威,動不動就要發動罷免,發動拒吃、拒看。

坦然言之,這種霸道橫行的政治膨風行徑如果繼續下去,將引致更多沉默的多數民眾的憤怒,他們沒有國家機器當後盾,不能出來梟叫狼嚎,但早晚有一天,會在選票上好好顯現出「沉默的力量」,那才是展現出真民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