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雲英
矮小的她佝僂著身子,一手拄拐杖一手拿長柄雨傘吃力爬上公車,我趕緊向靠窗位置挪動,方便她就近坐我旁邊,看到我也戴著護腰,彼此會心一笑,頗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親切感,於是一路天南地北聊開來。
她要我猜她幾歲,看得出她年事已高,但「逢人說歲少」是最無往不利的恭維話,我可沒那麼不識相笨到老實說,「八十五。」她公布標準答案,其實和我心裡揣測相去不遠,令我驚訝的是,她表示足足縮水了二十公分,「我本來很高,身材很好。」喔,老倒勼(台語俗稱,人老了,身高變矮),我自作聰明下定論,骨質嚴重流失,是吧?她搖頭,話說從頭。
二十幾年前她帶著老媽媽外出搭公車,一個緊急煞車,媽媽整個人往前衝撞擊到她身上,造成她粉碎性骨折,她形容那段治療過程真是痛不欲生,不過幸好受傷的是她,老媽媽並無大礙,又多活了好些年才以九十二高齡辭世,自認有遺傳到家族長壽基因的她,一口咬定自己可以活到百歲沒問題。
擁有三兒女七個孫,除女兒遠嫁海外,兩子皆與她住同社區,「我老了變得很孤僻,喜歡獨居,自由自在。」一個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過喜歡的生活,不必遷就他人。她說。但兒子們放心嗎?當然不,「他們早晚必來巡邏打卡,孫子們也是有空就跑來看阿嬤,都沒有別的事可做嗎?」口頭雖抱怨,臉上卻無絲毫不悅,一個沒藏好的眼神,洩露她心底掩不住的得意,親人來來去去輪番上門,那是放不下的牽掛,無可厚非,然而她有時必須狠下心來下逐客令,限定晚上十點過後大門深鎖謝絕會客,請各位子孫自重。
多年來一直保持早上六點吃第一餐的習慣,「現在是下午兩點,要解決今天的最後一餐,想吃火鍋。」她坦承如果三代同堂的話,就無法這麼隨心所欲,摸摸飢腸轆轆的肚子,敬邀我共餐續談,我宣稱已用過午膳婉拒了,而且另有行程無法奉陪。
其實與她邂逅當日,才讀到報紙斗大標題「長者頻遭投資詐騙,每天逾十四人」,數據令人心驚,從名人到素人,甚至高知識分子都難以倖免。像我們這般萍水相逢,她就如此全盤托出並熱情邀約,萬一詐騙集團也和我一樣長得一臉敦厚老實又待人親切,難保獨行老嫗不淪陷?雖口口聲聲說喜歡獨居,就愛孤獨老,但還是想找個人聊聊天解解悶,畢竟一個人的武林太寂寞,千帆漂泊過盡後的沉靜,有多少子孫滿堂的老人耐得住?我看著她一手拄拐杖一手拿長柄雨傘支撐著下車,差點衝口而出:江湖險惡,人心叵測,要小心行走,後會有期。但終究沒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