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電池 提高農作生產效率

編譯/韋士塔 |2024.07.20
400觀看次
字級
細菌電池放置於土壤,即可自行充電。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一家英國農業科技新創公司研發細菌電池,這種電池可利用土壤產生電力,為監控及偵測設備提供運轉所需能源,精確收集相關數據,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率及產量。

這家公司稱為「Bactery」,由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創立。公司名稱是細菌(bacteria)及電池(battery)的組合字,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讓將新型的永續能源商業化,並推動農業轉型。

參與開發細菌電池的德吉洛斯基(Jakub Dziegielowski)博士表示,細菌電池是以「土壤微生物燃料電池」(SMFC)為基礎,並加以改良。SMFC電池利用細菌分解有機物時產生的電流,實現長期產生電力及迅速啟動發電的功能,適用於荒野、災區等能源稀缺地區的LED燈、數位溫度計、鐘表等低輸出功率設備。

德吉洛斯基博士指出,細菌電池在農地安裝後不須管理,可自行透過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電化學過程吸收電力。研究對使用成本低廉的電極陣列收集這些電子,產生的電力可用於運行感測器及運算裝置,幫助農民監測水分含量等重要指標,藉此提高產量。

德吉洛斯基博士表示,研究團隊過去5年持續研發,改良相關設計,提升細菌電池的效率;他說:「我們在這段過程愈來愈了解生物電化學的程序,也更了解細菌和土壤在這個程序扮演的角色。」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節能減碳的風潮興起,農業領域開始轉型;許多農民開始採用科技輔助,以提升作業效率、降低成本並提高產量;農民採用新技術之際,感測器及其他物聯網(IoT)設備不可或缺,但這些設備的電力供應已成為農業轉型的一大挑戰。

專家指出,這些感測裝置通常使用一次性電池,當電力耗盡後必須更換,既不便利也不環保;如果透過電線供電,則須承擔昂貴的線路配置成本,且須安排人力定期保養或在線路故障時加以排查與修復。此外,傳統的供電模式使用消耗燃料的發電機,或者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前者對環境並不友善,太陽能電池板則無法全年穩定供電。

德吉洛斯基博士表示,Bactery的細菌電池,可望顛覆現有的電力傳輸方式,提供環保、低成本的替代方案。Bactery宣稱,該電池具有實用、價格低廉等優點,每個細菌電池的價格僅29美元(約新台幣950元),且可以持續運作25年不需修復或調整。

Bactery的董事迪羅倫佐(Mirella Di Lorenzo)教授表示:「農民日益重視數據,藉此做出明智的耕作決策,邁向資源節約型農業。我們創建一種平價、便利及永續的方式,為這些數據收集裝置供電,為農民消除獲取數據的障礙。」

德吉洛斯基博士強調,細菌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小型電子設備、廢水處理廠與環境感測器等複雜系統。細菌電池具有永續生產能源的優勢,並有助於減少農業的碳足跡,未來勢必在能源領域發揮更多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