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新青安)」遭質疑淪為炒房工具引發質疑,財政部昨天公布第一波查核結果,發現有1502件違規、未符合自住條件,其中轉租的有1332件、占了9成,人頭戶170件,違約率約3.5%。
財政部指出,6月核貸戶數7244戶、核貸金額567.7億元,分別較5月減少12.4%、10.7%。若排除今年2月春節假期因素,是首見衰退,但核貸戶數仍是新青安上路後的第2大量。新青安去年8月上路,共核貸6萬5224戶,核貸金額4848億元。
知情人士透露,財政部次長阮清華昨天上午找來8大公股行庫總經理開會,最主要讓各行庫在第2波查緝時凝聚新共識,有更一致的標準,其中親屬間的限制移轉及設定,僅限一等親、二等親及配偶。另外,也要回溯調查先前新青安借款戶若已把房子賣出,則在持有期間是否符合新青安房貸的規範。
財部官員說,這一波查核是由負責承作新青安的公股銀行根據銀行公會「防範投資客炒房及人頭戶申貸機制」規範,針對去年8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已核貸的新青安案件,篩選疑似高風險態樣案件展開清查,至於第2波將以4月以後核貸案件列為查核範圍。此外,6月27日後新貸戶已徵提自住切結書,並新增貸款人限貸一次規定。
行庫主管指出,這一波新青安資料的勾稽,除了來自租客申請內政部租金補貼時,由於必須註明居住地址,因此和新青安的借款人資料比對,違約轉租的貸戶將現形;另一種情況則是借款人要求租客把租金匯到銀行的房貸帳戶,或是帳戶內有標明「租金」款項匯入,讓轉租戶百口莫辯。
此外,由於新青安是去年8月1日上路,因此今年5月申報去年所得稅時,只要新青安貸款戶在12月底之前有出租行為,而房客申請租金補貼,就可透過內政部、國稅局的合作,勾稽到轉租事實。
查到違規 恐取消寬限期
財政部目前並未對8大行庫要求在查到違規之後訂出「一致性作法」,包括寬限期、成數、利率、年限如何縮短,仍由各行庫視情況自行拿捏,其中最嚴格的作法,是貸款成數從8成降為7成、利率拉高至2.5%,借款年限從40年縮至20年,另外寬限期從原本的5年降為2年,或是直接取消寬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