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忠魂不遠,豈忍遺忘 文/符芝瑛 |2024.07.16 語音朗讀 9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忠烈祠中羅列了建國十次起義史料。圖/符芝瑛忠烈祠衛兵交接,儀容整齊肅穆。圖/符芝瑛帶領八百壯士血戰日寇的謝晉元。圖/符芝瑛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日軍猛攻,西墻留下槍炮纍纍痕跡。圖/符芝瑛 文/符芝瑛豔陽日正,一輛輛遊覽車駛進停車場,各國觀光客魚貫下車,神情興奮中帶著緊張,興奮的是即將在台北的忠烈祠親眼看見衛兵交接;緊張的是如何動作靈敏,搶最佳拍照點卡位。引頸期待中,儀隊現身,五個人神情肅穆,抬頭挺胸,動作一絲不苟,任憑汗水浸潤,在制服背後顯現一副抽象畫。 彷彿粉絲追星,交接儀式結束,導遊聲聲催促,遊覽車趕赴下一景區。偌大忠烈祠回復寂靜。雖然疑惑:來這裡不是應該禮敬弔忠魂嗎?但也自我安慰:一個人悠緩地穿越歷史與烈士們交流也滿好。 面對正廳的右手邊為文烈士祠,供奉「開國」、「討袁」、「護法」、「抗日」、「戡亂」等各時期之烈士。少年時歷史課本裡的人物,如陸皓東,林覺民,秋瑾,宋教仁,羅福星,都安魂於此。左手邊則是武烈士祠,牌位更多,幾乎一半是八年抗戰死難的三軍官兵,其中張自忠,謝晉元等都寫下抵抗侵略,壯烈盡忠,可歌可泣的事跡。裊裊香煙,我以一片真心,向文武烈士們三鞠躬,抬起頭看到一列列鐫刻著名字的牌位,他們曾是血肉之軀,曾是家人朋友的摯愛,但為了國家民族割捨性命,我們現今的幸福生活是用他們的犧牲鋪成的。在上海我參觀過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了解到一九三七年十月謝晉元將軍(原為團長,追贈中將)帶領八百壯士血戰日寇四晝夜的故事。不曉得還有沒有人記得一首歌:「中國一定強,中國一定強,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一定強,中國一定強,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其實這首歌原來的歌詞是「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這首〈歌八百壯士〉,由桂濤聲填詞,夏之秋譜曲。為歌頌八百壯士,激勵民心而創作。海峽兩岸都以八百壯士為題材拍過電影,台灣中影一九七六年的那一部,丁善璽導演,柯俊雄飾演謝晉元,林青霞飾演勇渡蘇州河送國旗的女童軍楊惠敏(這兩位女童軍在上海見過面,楊惠敏本人當時已經八十多歲)。大陸也在二○二二年拍了一部《八佰》。謝晉元死於叛軍刺殺,年方三十七歲。為了紀念他,上海現在有「晉元里」、「晉元中學」。他遷葬於上海名人公墓,幼子謝繼民每年清明節都率領子孫獻花追思。 撰述這些歷史,心中百感交集,既疼惜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戰火不斷,生靈塗炭,光是忠烈祠裡有名有姓的戰爭犧牲者就從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開始,直到國共戰爭結束(一九四九年),歷時半世紀,還不計入雲南反共救國軍,八二三炮戰(一九五八~一九七九年)等。更想提醒大家,嚴格意義的和平才不過五十多年,這在歷史長卷中是多麼珍貴啊!近年來眼見世界各個角落烽煙四起,人民死傷流離,生活在台灣何其有幸,只願戰爭的魔手永遠不要伸進我們安居寄託的土地。這不是一篇政論文,我也沒打算臧否時事,妄議天下,然而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故意抹殺,假裝遺忘,只會讓我們再一次陷入戰爭的惡性循環。忠魂其實並未遠去,我與他們對話,聽到絮絮叮嚀:孩子們啊!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和平歲月,請為我們好好活下去! ♣ 前一篇文章 【人間小品】 煮字 下一篇文章 感恩是良藥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 作者其他文章【《傳燈》三十系列 ③ 】 佛光六十,燈燈相續【《傳燈》三十系列 ② 】渡弘法藍海,創時代新局【《傳燈》三十系列 ① 】 重走傳燈之路我在泉州溜達溜達徽州的美麗與哀愁【古老習俗】打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