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一名二十多歲女性,從小有氣喘病史,因工作壓力重,須靠抽菸解悶,而引發氣喘惡化,緊急送醫,醫師檢查發現,在頸部及胸部皮膚有顆粒似的氣泡,經由X光照射證實是縱隔腔氣腫,治療後狀況已穩定。
衛生署新竹醫院加護病房陳憲青醫師表示,縱膈腔氣腫好發於年輕人,一般症狀以胸痛、呼吸困難為主,它的成因是因為肺泡氣壓增高,導致肺泡破裂,空氣沿著支氣管與血管途徑,從縱膈腔跑到胸部或頸部,所以在病人頸部及胸部皮膚可摸到顆粒似的氣泡。
陳憲青指出,縱膈腔氣腫約占自發性氣腫的百分之一,須四至五天治療,一般癒後大致良好。
與氣胸不同的是,縱膈腔氣腫常常發生於患者用力或出力工作時,如用力咳嗽,或是氣喘、劇烈運動時,並出現頸部有皮下氣腫,輕微的縱膈腔氣腫只需氧氣吸入保守治療即可,嚴重的皮下氣腫危及生命,則需做皮下切開引流及胸管置放。
陳憲青呼籲癮君子們,趕快把菸戒掉,多多運動與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來紓解壓力,才是預防保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