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航空旅遊持續升溫,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彙整的產業資料顯示,今年第3季預料將有1050萬架次航班在空中飛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今年乘客數量將創新高,飛機客滿程度將相當於疫情爆發前,使用的燃油量也刷新紀錄。
國際旅遊將出現最大幅度的成長,今年預估成長9.7%,亞洲、歐洲和北美都將大幅增長;其中,來自亞洲的國際航班數量可望增加23%,且幾乎所有地區都會暴增。
新加坡樟宜機場今年第1季旅客人數達到1650萬人次,已越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水準。在新加坡和中國大陸推出30天免簽的安排後,以來自大陸的遊客人數最多。
這也代表亞洲和中東主要長途航班重鎮的乘客人數締造歷史紀錄。
例如,杜拜國際機場今年第1季旅客人數增至2300萬人次,為歷來單季新高,該機場執行長預期,今年全年的旅客人數將達到9100萬人次,創新高。
然而,全球獨立石油貿易龍頭Vitol集團分析師沃倫表示,真正推動航空燃料需求反彈的,是短程航線。他預估今年航空燃油需求將增加每日65萬桶,「全球噴射客機需求如今已恢復到疫情前水準,是2020年以來首見」,「這波復甦主要由短程航班帶動,噴射客機是整體石油需求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石油業樂見旅遊業復甦帶來的業績提振,疫情爆發後,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友(OPEC+)已被追限縮石油供應,且相較其他主流石油產品,航空燃油消費量所遭受的打擊更大、也更久。
燃油短缺 成田機場航班驟減
產業顧問機構FGE煉油品部門主管林德爾說,人類再度開始增加旅行次數,我們正在「擺脫新冠疫情歲月」IATA預測,今年全球航空業的燃油消費量將比2019年成長3%,達到990億加侖。
日媒報導,受到航空燃油不足的影響,東京成田機場目前共6家航空公司,每周總計要暫緩57個航班,另外,澳航跟新航也將取消飛往北海道的冬季定期航班。
國內有旅行社業者直言,因應日本賞楓、賞雪季,下半年的團有5成都飛往日本,現在已經有聽聞部分航線可能受到影響。
對此,長榮、華航、星宇等國際航空都表示,飛日航線目前沒有受到影響,後續將持續觀察;桃園機場公司也表示,目前油量儲備、供油作業都正常運作。
但有專家分析,全球航空燃油短缺,最主要是因為供應減少,加上煉油廠運送燃料的船隻不足,研判各國機場都可能遭受波及。
財經專家翁偉捷提到,日本狀況會比較明顯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短期之內增加的航班數量非常多,加上近期日圓持續大貶,其他各國的狀況,就還是要看在運量的部分,有沒有出現明顯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