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更名「優先席」 適用實際需要者

 |2024.06.29
18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近期博愛座爭議頻傳,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要求社家署單條修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的博愛座規定,並於昨天預告、7天後截止蒐集意見,除將博愛座更名「優先席」,也調整適用對象,將優先乘坐博愛座之「老弱婦孺」,修正為「其他實際需要者」。

博愛座讓座紛爭不斷,在輿論壓力下,衛福部一周內即完成法制程序,且以單條修正方式修正身權法,對外預告修正草案。草案說明指出,設置博愛座起於因應需求族群日漸增加,為彰顯其重要性,並優先禮讓給有需要乘坐者的精神,參考英、法、日本,這些國家均設有類似台灣「博愛座」,提供有需求者使用,並以「優先席」命名。

衛福部指出,為與國際接軌,並落實該座位設置原意是優先禮讓給有需要者乘坐,以回應近期博愛座爭議事件,所以修法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並將優先乘坐博愛座對象的「老弱婦孺」,擴大為「其他實際需要者」。

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考量近日博愛座爭議頻傳,衛福部將預告期由一般法案預告2個月,本次將預告期縮短為7日,希望盡快解決爭議,行政部門加速作業,但身權法修法仍須經過立法院排審通過才能實施,實施後衛福部將與交通部討論,如何與運輸業者協調修正博愛座標示。

對此,身障團體指出,攸關全台130萬身障者權益的其他法條已10年未修,提出的草案還躺在立法院,希望其他條文也能盡速修正。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回應,其餘條文修訂仍在凝聚共識中。

身障權益草案  障盟盼盡速修正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祕書長洪心平說,障盟認同此次修法,可避免博愛座淪為道德綁架,但除了博愛座,身權法中多項條文均涉及身障者、弱勢者交通權益,例如騎樓地面高低不同,影響身障者移動,目前各縣市無法可罰,修法重點之一希望納入罰則,讓各縣市協助身障者建立無障礙空間,盼政府拿出魄力,盡快重啟修正身權法全文。

老人福利聯盟祕書長張淑卿表示,博愛座精神是幫助有需要的人,有些高齡者身體仍健康,未必需要乘坐博愛座,也很樂意把座位讓出來給有需求的孕婦、負傷的年輕人,希望修法更名後,讓博愛座更符合大眾期待,也減少民眾對於「高齡者就想占位置」的錯誤標籤,減輕世代對立,避免近期事件讓民眾以為高齡者就是愛吵架。

張淑卿表示,全台400萬名65歲以上長者,對大眾運輸利用率較高,若都要乘坐博愛座也不敷使用,高齡者有時因身體不適需要坐下休息,年輕人乘車時也有需要坐下的時候,建議可透過類似孕婦貼紙等方式,幫助民眾表達自身需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