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綠領」因全球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成為當前職場新星。國際能源總署(IEA)評估到2030年可增加約3000萬個綠能就業機會,同時也有將近1300萬個化石燃料相關職位消失。在全球招聘速度快過人才養成的趨勢中,綠領市場供不應求。
國際能源總署在2023年更新版的「淨零路徑圖」(Net Zero Roadmap)報告指出,若按全球要在2050年達標淨零排放的期程,從現在起到2030年間意味能源領域就業需快速轉型,清潔能源領域的職場需求增速會遠超過化石燃料領域的職場萎縮速度。
IEA這份報告稱目前約有6500萬人在能源或相關的重要領域(例如汽車製造)就業,當中一半的工作已靠向清潔能源。代表每失去一個化石燃料相關工作,就會創造出約2個清潔能源職缺。
這其中又以低碳排發電的就業成長最為強勁。按2050年達標淨零排放的期程,太陽能光電、風力發電到2030年會各增加約300萬個職缺,屆時兩者的就業人數合計達1150萬。
領英(LinkedIn)「2023年全球綠色技能報告」(Global Green Skills Report 2023)指出,去年11月杜拜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8次會議(COP28),訂出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相較2019年水準減少43%的目標,意味從能源、交通及建築領域的就業將出現重大轉型。
領英這份報告評估,目前職場平均對綠色技能的要求,比2015年增加24%,而綠色職位的成長速度更是綠領人才養成出關速度的2倍,意即當前市場是資方普遍缺乏具備綠色轉型所需技能的職工。
按領英統計,全球最需要的前10項綠色技能分別為永續發展、環境復育、職業安全衛生、氣候、再生能源生產、生態系統管理、環境稽核、太陽能、企業責任CSR與資源回收。
綠領人才職缺 10年成長10倍
此外,據國內人力銀行統計,近10年綠領職缺成長達10倍,永續管理師、碳盤查管理顧問師等成為熱門職缺,其中又以製造業、半導體產業需求占最大宗。專家表示,擁有ESG知識就是「多一雙翅膀」,建議有志投入者透過上課、考照等方式提升職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