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木雕 12m清明上河圖

 |2024.06.24
1439觀看次
字級
中國木雕師鄭春輝歷時4年創作的大型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圖》,雕刻了2275個人物,個個活靈活現。 圖/取自chinadaily
中國木雕師鄭春輝歷時4年創作的大型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圖》,雕刻了2275個人物,個個活靈活現。 圖/取自金氏世界紀錄官網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福建莆田木雕技藝傳承千年,工匠們不斷在題材及技藝上尋求創新,名揚海外。其中鄭春輝從藝至今近40年,他不僅用中國山水畫的構圖,融入古典詩詞等文化元素進行木雕創作,更帶領6名徒弟,歷時4年,在約30噸重的千年樟木上,雕出長12.286公尺、寬2.401公尺、高3.075公尺的《清明上河圖》,締造「世界上最長木雕」的金氏世界紀錄(GWR),讓觀者彷彿穿越北宋,親歷大宋市井風華。

56歲的鄭春輝出生於莆田一個小山村,從16歲學習木雕工藝至今。在鄭春輝的記憶深處,很多前輩、大師都很刻苦,他們幾十年如一日,溫和、親切、內斂,不爭名利,愛惜人才,辛勤耕耘著工藝美術這塊土壤。

他說:「比如方文桃、佘國平、閔國霖等大師,都為莆田木雕創新發展作出極大貢獻,他們不僅構建了莆田木雕的藝術高度,又為我們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

時代在發展,新一代工匠如何進行創新突破?對此,鄭春輝根據作品比例要求及材料自然形態,對鏤空雕、透雕及莆田精微透雕技法進行創新,觀眾在作品中可領略精緻透雕的技法之美、山水田園之美及文學詩歌之美,開創了莆田木雕乃至中國木雕的新品類——山水木雕。

一次偶然的機會,鄭春輝發現一棵巨大樟木,立即想到了《清明上河圖》。此後,他帶領6名徒弟,歷時4年,將《清明上河圖》雕刻在千年樟木的兩面。

2275個人物 個個活靈活現

令人驚歎的是,《清明上河圖》上共雕刻2275個人物,個個活靈活現;不僅有大量的車輛、船隻、店鋪、民房,房舍街道還充滿擁擠的人流,每個細節無不體現出雕刻者出神入化的技藝。

鄭春輝指出,沉香木料的凹凸塊面及起伏輪廓,非常適合雕刻山水題材作品。而且,沉香的結脂程度,濃淡之間與中國山水畫筆墨在宣紙上暈開的效果相似。

這件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以45度斜角呈現的無限空間;《清明上河圖》木雕場景中的物體,每個角度都帶給觀賞者不同的空間體驗。平面畫呈現出有限的細微差別,在木雕作品中具體化,例如船艙的窗玻璃、茶客以及窗玻璃上的裝飾擺設,他說:「就像拿著放大鏡,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在鄭春輝看來,他的藝術創作之路有3個階段:1.大千世界,主要是包羅萬象的大自然世界,比較注重雕刻技法;2.方寸桃園,以山水田園作品為主;3.雲天之外,他在嘗試把中國古典詩詞及繪畫技巧,與沉香雕刻融和在一起進行藝術創作,並注重意境的開拓,是更深層次、給人閱讀感的作品。

鄭春輝說:「雲天之外是個理想,人只有靜下來的時候,才能產生智慧,才能感悟很多事情。人生,我覺得應該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之後,淡開名利,就像陶淵明歸園田居,做回自己。」

新作京杭大運河 估達百公尺

此外,鄭春暉正計畫創作比〈清明上河圖〉更宏大的木雕作品──〈京杭大運河〉。他表示,這件作品將長達100公尺,預計3年內完成,「只要你看過我的〈清明上河圖〉,就知道我有這個把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