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聽力」 是我們體驗生活的重要五感之一,良好的聽力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也是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
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張智銘醫師指出,人類的聽覺平均在五十歲之後會逐漸退化,而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中,有高達四成比例出現聽損。聽力受損問題十分常見,除了某些耳部疾病會造成永久聽損,排名第一的原因其實是耳朵老化。
張智銘分享,李大叔是一位六十七歲的退休工人,性格溫和,愛好釣魚。隨著年齡增長,他的聽力逐漸退化,這使他的生活變得困難重重。在家裡,李大叔經常聽不清楚家人說的話,也總是聽不到妻子在廚房喊他吃飯。兒女回家探望時,李大叔也常無法參與家庭談話,總是笑著點頭,其實什麼也聽不見。他感到非常孤獨,家人因此非常擔心。
張智銘說,聽損治療其實還有最後一塊拼圖,為「及早配戴助聽器」。大腦是用進廢退的器官,若長時間失去聲音刺激,容易造成腦部聽覺區域的退化及失智現象。因此,當藥物和手術無法改善聽力時,建議患者及早配戴助聽器,不僅可在聽覺復健期加速建立耳朵與腦部的訊息連結,縮短適應助聽器時間,也能避免腦部過早老化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