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薏仁羹
圖/但漢蓉(屏東摩尼生機生活館負責人)
文/但漢蓉(屏東摩尼生機生活館負責人)
夏屬火,主心。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季炎熱,火邪熾盛,萬物繁茂,這是一年氣溫最高的時期。內應心臟,此夏令之時,人體臟腑氣血旺盛,採用清淡、清熱之品,調節人體陰陽氣血,使情志保持愉快勿怒,令氣機宣揚疏泄,此乃夏季養生的原則。
農諺:「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芒種時節,經歷了豐富梅雨的潤澤,天氣溼又熱,進入典型夏季氣候。台灣南部的一期「稻穗」金黃成熟,中部紅褐飽滿的「紅薏仁」結實纍纍,即將進入忙碌的收割期。
美味的食物來自情感的連結,「芒種」也是一個甜蜜蜜的時節,飽水香甜的荔枝、芒果、西瓜都進入盛產期,冰涼甜膩。再加上端午的粽子,吃多了容易造成脾胃的負擔,造成體內溼熱凝聚,水腫、皮膚長疹。
煮一鍋健脾除溼的「薏仁羹」方便應景,不加糖當成粥飯取代白飯,就是簡單營養又飽足的一餐。堅硬的穀類經過浸泡、燉煮,香軟好食,方便長者攝取多種營養,又可以兼顧穩定三高,是炎熱的六月最清淡爽口的點心。
杏仁薏仁羹
◎使用材料:
糙薏仁(紅薏仁)1米杯、四神1/2米杯、小薏仁1/2米杯 、白木耳 10g、水2000CC~2500CC、冰糖1/2米杯、杏仁粉3大匙、蜂蜜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薏仁、四神、小薏仁(大麥仁)清洗數遍,浸泡約5~6小時,充分的浸泡,比較好煮軟。
2. 乾燥白木耳沖洗一下,加水泡開、撕碎,泡軟後,一同放入電鍋燉煮,外鍋約放1.5杯的水,待電鍋開關跳起,燜1小時,外鍋再加入1/2米杯的水,再燉一次,香軟後加入適量冰糖、杏仁粉、蜂蜜即可食用。
◎養生小語:
小薏仁又稱「小薏米」,就是「大麥仁」,味甘性平,平胃止渴、益氣調中,消積進食,緩解消化不良等症狀。大麥仁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β-葡聚糖,能使腸內好菌增生,促進腸道蠕動,通順排便,維持飽足感。
據《本草綱目》記載,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歸脾、胃、肺三經。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清熱排膿之效,對於排便不成形、小便不順、水腫等身體溼氣重的人十分適用。
(摘自《五季五行養生蔬食》,福報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