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引起各方熱議,漣漪至今猶在蕩漾,最關注這件事的中國大陸,官方反應十分強烈,文攻武嚇齊來,民間反應更是強烈,撻伐之聲風高浪急。我們固需在意官方的反應,民意的趨向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民意也是影響中共政府政策的一個最主要因素。
中國大陸未行民主政治,民意對決策的影響力較小;官員任命由上級定奪,非由民意決定。可是政府施政仍然在意民眾反應,以維持其統治的正當性。所謂「眾怒難犯」,如果民間眾聲反對,政府不能不納入考慮。大體而言,「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避之」的趨吉避凶之道還是施政遵奉的原則。大陸民意近年對台灣的好感度急轉直下,主要是因為民進黨執政的兩岸政策方向悖離他們的期望,加上兩岸交流幾乎中斷,誤解與怨恨急遽增加。
從網路上看可以得知,大陸網民對賴政府的批判態度遠比官方強烈,對台喊打喊殺之聲一個比一個強烈,其中不乏自動請纓完成統一大業者。大陸是資訊封閉的社會,沒有言論自由可言,媒體上傳播的訊息與論述單一化,官方立場主導人民的認知與抱持的觀點。官方引導民意成為輿論形成的主導力量,在互聯網時代,控制民情不可能滴水不漏,官方面對洶湧民情不能漠然不理,對民眾齊怒的個別事件不能不展現強硬姿態。畢竟,維穩是官方的重大課題,不能對民怨漠然以對。
在大陸一般民眾看來,「台獨」長期執政之勢已難扭轉,大陸官方若對台採取友善政策,必然不得民心,即使展現的強硬態度不夠硬,也會引發不滿。
近年大陸民眾對於民進黨政府在親美反中的道路上愈走愈遠,多數是很反感的,而其政府無法制止這個走向,民怨不斷升高,其涉台單位因而不得民心,遭受強烈責難。
賴清德總統已經毀掉大陸對台懷柔的立足點,也形同毀掉習近平期盼民進黨政府認同兩岸為同一民族、同一國家的最後善意,因而怪罪中共無所作為的怨氣幾乎已到沖天程度。如果習近平未來幾年在台灣問題上仍無明顯進展,共產黨執政的正當性必將削弱。這是中國不敢輕忽以對的嚴肅課題。解放軍五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舉行環台軍演,威嚇台灣,算是其官方面對澎湃洶湧怒氣必須要有的起碼作為。
當前中國社會環境充滿戾氣,怒氣沖天,互相仇視與謾罵之聲不絕於耳。中共政府面臨內憂外患,更加嚴控人民的思想觀念,比如積極準備將「愛國主義」導入教育中,從小學抓起,把習近平思想搬進校園,入腦、入心、入魂,未來所造就的學生對外必定更加充滿殺伐戾氣。台灣對大陸的背離勢必首當其衝,成為怒氣指向的矛頭焦點。台灣一旦成為大陸民眾共同的討伐對象,難免會對中共構成壓力,必須對台灣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我們的兩岸政策當然必須以民意為依歸,但也不能完全罔顧大陸民意,政府、政黨與評論者尤不應無所顧忌地激怒大陸民眾。台灣與大陸之間官方對峙難以避免,但民眾之間的互動最好保持適度的善意,切勿火上加油,使得兩岸關係更加緊張,造成其政府承受更大的民意壓力,為了安撫民怨而對台採取更強硬、更具傷害性的立場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