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墨鑄造 美術家永恆形象 文/李賢文 |2024.05.30 語音朗讀 6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全神貫注的林之助〉‧2020年‧水墨 圖/李賢文〈熊秉明與展覽會組詩〉‧2019年‧水墨 圖/李賢文〈金山跳石仔海邊的李再鈐〉‧2021年‧水墨 圖/李賢文 文/李賢文美術出版,是我終生志業。美,更是我一生所嚮。冰裂紋,之所以美,是因為土與釉,收縮係數不同,在燒製中,產生出美麗的裂紋;同樣的,歷史經緯,也會因為不同資料與角度的穿插對話,而編織成錦。在官方歷史與資訊文獻的隙縫中,當更多個體記憶與個別材料去填充時,歷史,或將具備更豐富的解讀可能。拾遺可以補缺,傷痕變成紋樣,斷裂得以癒合。起初,只是一次的參訪;後來,竟成為創作的一次壯遊!圖繪典範人物,走讀台灣美術,正是《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一書的起點。二○一七年底,赴余承堯故鄉福建省洋上村參訪,有感於余老雄強的山水巨構,返臺後遂畫余老頭像,嵌入洋上山壁中,創造出〈向余承堯致敬〉的肖像畫。沒想到這張有感而發的畫,日後竟成為我臺灣美術家水墨肖像系列的第一件作品。二○一九年,從「洪通」接續創作,一直到二○二一年底完成「李再鈐」為止。共計二十件作品,統一尺寸63X40公分。一九七九年,因為月刊「前輩美術家專輯」的推出,我得以近距離接觸、採訪並攝影許多前輩美術家,肖像系列中所描繪的,大多是在那個特別時期內,所認識的特別的人。他們一個個,從我記憶的大海中浮現,形象分明,意義非凡。我把他們的身影,或聯結在其所創作的天地中(顏水龍在蘭嶼、李霖燦在玉龍雪山、熊秉明在展覽現場),或出現在畫室中(李石樵、林之助、林玉山、陳夏雨),或與其作品合而為一(立石鐵臣、席德進、洪通、陳雲程、張光賓),或置身於大自然中(楊三郎、劉其偉、洪瑞麟、李再鈐)。每一位美術家,背後都有一則動人的故事;每一則故事,後面更有那個時代的光輝!透過畫像,去呼喚記憶;透過筆墨,來記取美好。他們不只活在過去,他們也同時活在未來。因為,他們的生命,必將透過作品,不斷在世代交替中,與我們交會並對話,接力並微笑。臺灣美術的視角,如果能夠包含對歷史的敬意與對人性的溫情,那麼,這樣的史觀,必然更貼近歷史真實,也更具創造性的想像!於是,我試圖用「文字」記錄當年與先行者的關係與對應;用「繪圖」表現他們「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的音容樣態。以意像與圖像,雙重建構出臺灣美術更具景深的願景。當回憶細節與文學情境,再度綻放歷史的光影,一個又一個美術前輩的出列,也站立出臺灣美術發展的稜線。沒有敬意,就沒有歷史。失去溫度,也就失去了真相。讓春天,再一次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重見臺灣美術史.向臺灣美術致敬:雄獅美術暨李賢文畫作捐贈展】開展典禮:5/30上午10:00展期:5/30 - 8/15,10:00 - 17:00(周一休館)地點:臺北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1樓展覽室《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新書發表會暨演講時間:六月一日下午二點至四點地點:臺北國家圖書館三樓國際會議廳講題: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李賢文追憶前輩美術家主講人: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主持人: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報名連結 : https://actio.ncl.edu.tw/activitydetails?uid=2&pid=542 前一篇文章 【貓眼看人生】貴人 下一篇文章 【人間情味】房間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詩】凋落的聲音二重奏 作者其他文章行走的山VS靜止的流水【節氣24帖 五苓一年】大寒.梅.花非花【節氣24帖.五苓一年】小寒‧文心蘭‧舞踊【節氣24帖.五苓一年】冬至.殘荷.榮即枯【節氣24帖.五苓一年】大雪‧芙蓉‧空華【節氣24帖.五苓一年】 小雪.吹黃落.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