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墨鑄造 美術家永恆形象

文/李賢文 |2024.05.30
677觀看次
字級
〈全神貫注的林之助〉‧2020年‧水墨 圖/李賢文
〈熊秉明與展覽會組詩〉‧2019年‧水墨 圖/李賢文
〈金山跳石仔海邊的李再鈐〉‧2021年‧水墨 圖/李賢文

文/李賢文

美術出版,是我終生志業。

美,更是我一生所嚮。

冰裂紋,之所以美,是因為土與釉,收縮係數不同,在燒製中,產生出美麗的裂紋;同樣的,歷史經緯,也會因為不同資料與角度的穿插對話,而編織成錦。

在官方歷史與資訊文獻的隙縫中,當更多個體記憶與個別材料去填充時,歷史,或將具備更豐富的解讀可能。拾遺可以補缺,傷痕變成紋樣,斷裂得以癒合。

起初,只是一次的參訪;後來,竟成為創作的一次壯遊!圖繪典範人物,走讀台灣美術,正是《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一書的起點。

二○一七年底,赴余承堯故鄉福建省洋上村參訪,有感於余老雄強的山水巨構,返臺後遂畫余老頭像,嵌入洋上山壁中,創造出〈向余承堯致敬〉的肖像畫。沒想到這張有感而發的畫,日後竟成為我臺灣美術家水墨肖像系列的第一件作品。二○一九年,從「洪通」接續創作,一直到二○二一年底完成「李再鈐」為止。共計二十件作品,統一尺寸63X40公分。

一九七九年,因為月刊「前輩美術家專輯」的推出,我得以近距離接觸、採訪並攝影許多前輩美術家,肖像系列中所描繪的,大多是在那個特別時期內,所認識的特別的人。他們一個個,從我記憶的大海中浮現,形象分明,意義非凡。

我把他們的身影,或聯結在其所創作的天地中(顏水龍在蘭嶼、李霖燦在玉龍雪山、熊秉明在展覽現場),或出現在畫室中(李石樵、林之助、林玉山、陳夏雨),或與其作品合而為一(立石鐵臣、席德進、洪通、陳雲程、張光賓),或置身於大自然中(楊三郎、劉其偉、洪瑞麟、李再鈐)。

每一位美術家,背後都有一則動人的故事;每一則故事,後面更有那個時代的光輝!透過畫像,去呼喚記憶;透過筆墨,來記取美好。他們不只活在過去,他們也同時活在未來。因為,他們的生命,必將透過作品,不斷在世代交替中,與我們交會並對話,接力並微笑。

臺灣美術的視角,如果能夠包含對歷史的敬意與對人性的溫情,那麼,這樣的史觀,必然更貼近歷史真實,也更具創造性的想像!於是,我試圖用「文字」記錄當年與先行者的關係與對應;用「繪圖」表現他們「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的音容樣態。以意像與圖像,雙重建構出臺灣美術更具景深的願景。當回憶細節與文學情境,再度綻放歷史的光影,一個又一個美術前輩的出列,也站立出臺灣美術發展的稜線。

沒有敬意,就沒有歷史。

失去溫度,也就失去了真相。

讓春天,再一次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



【重見臺灣美術史.向臺灣美術致敬:

雄獅美術暨李賢文畫作捐贈展】

開展典禮:5/30上午10:00

展期:5/30 - 8/15,10:00 - 17:00(周一休館)

地點:臺北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1樓展覽室



《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新書發表會暨演講

時間:六月一日下午二點至四點

地點:臺北國家圖書館三樓國際會議廳

講題: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李賢文追憶前輩美術家

主講人: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

主持人: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

報名連結 :

https://actio.ncl.edu.tw/activitydetails?uid=2&pid=542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