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誼】忍功一流的司馬懿

文/詹孟傑 |2024.05.28
3087觀看次
字級

文/詹孟傑

司馬懿,字仲達,在歷史上毀譽參半,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人物,很難被定位。他是奠基後來司馬氏大業的關鍵,更是三國歷史中你不得不認識的人物。沒了他,三國的故事會遜色不少;有了他,雖替三國增添幾分趣味,卻為曹魏的終結埋下禍根,其孫司馬炎成為晉朝的開國皇帝。

孫權盛讚司馬懿「善於用兵,變化若神」,也有許多人認為,他的老謀深算,比起曹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曹操顧忌他的才能與野心,曾告誡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相信《三國演義》的大小讀者都對司馬懿無太大好感,因為他雖老成持重,卻被批評為「狼顧之相」,其人老奸巨猾、心懷鬼胎,所走每一步、所採每一個謀略,與君王朝臣間的談話都經過精密計算,十足的「實用主義者」;無怪厚黑學大師李宗吾要稱他為「權謀之祖」!

司馬懿身處亂世中,身旁盡是虎視眈眈的豺狼虎豹,無不希望將他除之後而快。在這樣恐怖的政治場域中,人際上爾虞我詐,又要面對掌握臣子生殺大權的皇帝,實在是如履薄冰,我們不得不佩服司馬懿高人一等的「智慧」。服侍過善於猜忌的曹操、刻薄寡恩的曹丕以及精明睿智的曹叡這三個狠角色皇帝,還有世家大族和其他反對派環伺,他居然可以全身而退,足以顯見他的能耐。

為了仕途他可以忍,為了苟全性命也可以忍,為了司馬氏的千秋大業更可以忍,《三國演義》裡的一個經典故事就讓人見識了他的忍功。在一次諸葛亮率領軍隊北伐時,魏國大軍待在軍帳裡始終不肯迎敵,讓蜀國大軍傷透腦筋。諸葛亮為激怒司馬懿派兵出戰,遣參軍楊儀送了件豔麗的女人衣裳到曹軍大帳給司馬懿,司馬懿竟不以為忤,當著眾將領面前披上這件華麗衣裳,並邀約楊儀一同喝酒,即便是孔明也無計可施,可見司馬懿之忍功一流。

司馬懿為一己之利,希望有朝一日飛上枝頭登鳳凰,所以無所不忍。在曹芳的時代他已貴為太尉、太傅、相國,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做任何事情都還是戰戰兢兢。在詭譎多變的亂世中或許稱得上是贏家,可是在中國歷史長頁上,他卻是不折不扣的輸家。

和司馬懿比較起來,諸葛亮的高風亮節、大公無私,為了完成先帝劉備未竟的「匡復漢室」大業,蜀中大小事事必躬親,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身影,讓後人永遠緬懷。對照之下,諸葛亮表面是輸了,卻贏得世人的尊重,究竟孰好孰壞交由大家判斷。

閱讀司馬懿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他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的政治手段,足智多謀、狡詐多變的兵法之道,還有待人處事的潛規則,更有趣的是,看他與諸葛亮及曹氏一門三代父子的精彩交鋒。

了解司馬懿如何見招拆招,以及從「凌厲剛猛,無堅不摧」的年輕狂悖心態,轉變成「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年老內斂心態,為了最後的勝利,他可以忍別人所不能忍,給了我們很多省思,值得吾人慢慢琢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