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審議自家的職權行使法,據以完備調查權、人事同意權,建立總統國情報告制度,並增訂藐視立法院罰責;竟一路折騰,還從場內喧鬧到街頭。有些黨派腦立委自宮職權,對照出台式民主的短板就是誠信正直。
因為民進黨立委在國民黨執政時,早就主張立法院應有完整監督、調查、聽證權;總統到院國情報告,並接受詢答;政務官如提供不正確資訊或拒絕提供,應科刑責或罰鍰,還草擬法案推動改革。
如今國民黨、民眾黨在野,兩黨合力提出政務官如藐視立法院調查、聽證權,應立罰責懲戒;竟遭當年有同樣主張的民進黨,扣上擴權、黑箱、聽命於習近平等荒謬的責難。
在野黨何以視修訂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為緊急要務?種因於過去八年蔡政府完全執政時期的種種偏執。如發展風、光電力和疫苗產業,仗公庫資源,送利給黨派公司;平衡物資供需時,黑箱操作標案;立委問責,索取不到政府文件,祕密會議給的資料,關鍵處均塗黑。
甫卸任總統蔡英文首次當選前曾說立法院是總統的鏡子,歡迎有力且專業的監督。可是她完整掌握行政、立法與監察權後,立法院被形容成行政院的立法局,監督之不逮,遑論制衡,尤其難忍的是養出了官吏囂張跋扈的氣焰。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貴為外交部長,在立法院答詢時竟連續說:「趕快去告我藐視國會。」還加碼在社群平台上用文字表述:「面對無理的質疑,林北(恁爸)一定吵到底。」再附上一張魔法部吵架王的彩照,把外交部變成內戰部,全盤置院際法定權利義務於不顧。
蔡政府時代一名金管會主委,面對記者提問非他主管的業務,重複回答:「這不歸我主政事項。」本是正解,卻又補一腿地說:「你一直重複問題,我就一直重複回答,直到您盡興為止。」如此意氣,還自認得計。
年初立委選舉結果,在野黨合作有穩定過半優勢,此時完備立法院職權,恰是平衡行政、立法兩輪並行合拍的義舉。官員、民代各本專業,公共事務愈透明公正,朝野愈易正向互動,人民才敢相信政府也有誠信。
誠是誠實面對,信是有責任心與信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一但縱容不誠信的人掌政,國家就完了。」新加坡的部長孫雪玲去年向議會演說時表示,本於誠信才能做好公共服務,人民才會信任政府的治理。
過去台灣政客曾說選舉政治是高明的騙術,淡薄誠信;但實踐證明迷惑選民上位之人,會持名器換金流,幾次循環後必定官箴敗壞,貪腐成風,大減政府效能,萬民何以信賴。
台灣的王牌企業台積電立誠信正直為核心價值,治理公司絕不容許貪汙,不容許公司政治(辦公室政治workplace politics),用人首要條件是品格與才能,絕不是關係。
台灣選舉造就過朝小野大和黨派專制,兩種情況都會減損公共服務效能。這些年的黨派專制,居上位高官狀似天才,是律師、醫師、財務專家,對內趾高氣昂,對中卻帷幄無謀,對美又低眉順眼,民命要託付誰呢?
立法院這次修職權法,就是要匡正黨派專制,重振誠信政風,藉不斷調整制度,築牢監督制衡機制,贏得人民信任,免於黑箱貪腐陷人民於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