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盲犬歷史

文/小C |2024.05.23
188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小C

人類對狗的馴化,與大約15萬年前,早期狗品種的進化是一致的。

狗與盲人之間的第一個特殊關係,已消失在時間的迷霧中,但最早留存、可考的例子,可能是在羅馬赫庫蘭尼姆埋藏廢墟中的1世紀壁畫中所描繪的。從亞洲與歐洲到中世紀,還有其他關於狗引導盲人的事蹟。

盲人訓狗 首次導盲



然而,第一次系統性的訓練狗幫助盲人的嘗試,發生在1780年左右,地點是巴黎的「Les Quinze-Vingts」盲人醫院。不久之後,1788年,來自維也納的盲人篩子製造者約瑟夫·里辛格(Josef Riesinger)對一隻斯皮茨犬的訓練非常出色,以至於人們經常質疑他是否是盲人。

1819年,維也納盲人教育研究所創始人約翰·威廉·克萊因(Johann Wilhelm Klein)在其關於盲人教育的著作(Lehrbuch zum Unterricht der Blinden)中,提到了導盲犬的概念,並描述了導盲犬的概念。瑞士人雅各布·比爾(Jakob Birrer) 在1847年寫下了他在5年內被他經過特殊訓練的狗引導的經歷。

戰爭失明 召狗陪伴



現代導盲犬的故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數千名從前線返回的士兵常常因毒氣而失明。一位德國醫生格哈德·斯託林博士(Rhade)想到,以集體訓練狗來幫助受影響的人的想法。有一天,當他帶著病人在醫院散步時,被緊急叫走,並把他的狗留給了病人作為陪伴。當他回來時,從狗的行為方式上,他看到了跡象,表明牠正在照顧盲病人。

斯託林博士開始探索訓練狗狗成為可靠導盲犬的方法,並於1916年8月在奧登堡開設了世界上第一所盲人導盲犬學校。學校不斷發展壯大,在德國開設了許多新分校,每年訓練多達600隻狗。這些學校不僅向退伍軍人提供狗,還向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美國、加拿大及蘇聯的盲人提供狗。

直到一位富有的美國婦女多蘿西·尤斯蒂斯(Dorothy Eustis)在國際上正確地發起導盲犬運動,並在1927年10月為美國《周六晚郵報》寫了一篇有關此事的文章,而引起後續導盲犬引進美國。1931年以後,導盲犬學校在世界各地開辦,並且每10年都會有更多的學校開辦,世界因為有了導盲犬的組織,成千上萬的人的生活因導盲犬而有所正面的改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