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動動腦】富養還是窮養?

文/吳娟瑜 |2024.04.17
212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吳娟瑜

看到社會上紈褲子弟開跑車、追辣妹的負面新聞,許多父母謹記在心,兩人商量好,孩子一定要窮著養,可別慣壞了。

畢竟掙錢不易,當年白手起家也是頗辛苦;就算是祖產傳承,也不應該寵壞兒孫,揮霍殆盡,所以,多數爸媽堅持的就是勤儉持家,該花則花,該省則省。

◎兒女抗議了

問題來了,兒女渴望的遊戲卡、想跟同學逛百貨公司,或是春假出遊,親子之間因不同價值觀而引起金錢爭執。

對爸媽而言,那些不是花在功課上、學習上的金錢叫做「浪費」,然而,對年輕孩子而言,那叫做「投資」。有的孩子大聲嚷出:「都是你們害我交不到朋友。」有的甚至不以為然地說:「你們這麼省,快樂嗎?」也有的孩子從小看盡爸媽臉色,乾脆不吃早餐,零用錢省下來,省到面黃肌瘦也要買漫畫,或在同儕面前裝闊。

爸媽的金錢觀當然會影響孩子對金錢的態度。「富養」的孩子一不小心恐淪為「無法等待」的人,長大後以花錢來爭取身分、地位、愛情或婚姻等。

◎「窮養」的四種可能

「窮養」的孩子則潛意識受制於「我沒有」、「我不可以」、「我很窮」的念頭,有了如下四種可能發展:

第一種可能:對花錢有罪惡感。聽到要繳學費、有同學邀看電影,或畢業旅行要繳費,爸媽往往眉頭一皺、嘴角下癟,結果孩子的聲音愈來愈小,對花錢有罪惡感,認為讓爸媽受苦是自己的錯。

第二種可能:長大成年追著錢跑。有的孩子有骨氣,體諒爸媽辛苦,所以從小聽從省錢策略,長大後自己追著錢跑,認為自己多賺自己花很合理,不斷滿足童年的缺失。

第三種可能:長大後對「錢多」有恐懼。這樣的孩子,對於身邊多出的財富會視而不見,覺得「夠用就好了」。所以談業務、談利潤不會貪求無厭;對於被盟友欺騙,被合夥人倒債,就是自認倒楣,不會據理力爭。

第四種可能:延伸了「裝窮」策略。孩子成家後,延伸了爸媽「一省再省」策略,教育下一代也是拒絕在先、裝窮到底。結果一代傳一代,一直在「我們家沒錢」的自卑感中翻不了身。

◎找到平衡點

「窮養」或「富養」各有優缺點,通常「窮養」的孩子,力爭上游、勇於突破,成功的機會更多。建議明智的父母在家中經濟條件允許下,做到「窮養」、「富養」的平衡策略,重點如以下二點:

第一:物質需求上「窮養」。例如,當孩子吵著吃零食、吵著買玩具、吵著要一雙又一雙的名牌鞋,適度的制止是合理的,但過程中務必講明「吃過多的糖果容易蛀牙」、「這款玩具,家裡已經有了」、「你已經有三雙鞋輪替,應該夠了。」

第二:精神需求上「富養」。為了增長兒女精神層面的富足,務必給孩子機會消費,例如:固定到書店買書、參加成長團體、成為志願服務義工、爭取海外交換學生名額等。

這種協助兒女及早打開心胸、開闊視野的投資,絕對是孩子一生最棒的精神資產。總之,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爸媽能提供多少「金援」,他們自有定數,只要爸媽明理規畫,孩子順其自然也能得到更上層樓的栽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