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食材】黑豆入腎 滋養補氣 |2024.04.15 語音朗讀 74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黑豆又可分為青仁和黃仁,青仁黑豆多使於補充營養;黃仁黑豆常用於製作醬油、味噌、豆豉等。圖/123RF小薏仁的顆粒較小,呈橢圓形,且腹溝較淺,近乎線狀,它其實是精製大麥,不是薏仁。圖/123RF薏仁除了含蛋白質、脂質、礦物質、維生素等成分,還有多種植化素,功效甚多。圖/123RF黑豆膳食纖維含量高於黃豆,幾乎是蘋果的2倍,屬於可溶性纖維。圖/123RF黑豆又可分為青仁和黃仁,青仁黑豆多使於補充營養;黃仁黑豆常用於製作醬油、味噌、豆豉等。圖/123RF黑豆吃法很多,搭配穀物熬粥或與其他食材煮湯,都很適宜。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黑豆和黃豆都屬於豆科大豆屬植物,只是外表種皮顏色不同,黑豆和黃豆一樣含有優質蛋白質,但黑豆營養成分比黃豆高。黑豆依顏色,又可分為青仁黑豆和黃仁黑豆,青仁黑豆營養成分較接近黃豆,多半使於補充營養、養生保健;黃仁黑豆則較常用於製作蔭油、醬油、蜜黑豆、味噌、豆豉等。每20公克的青仁黑豆含蛋白質7.4公克,但與黃豆不同的是,黑豆富含花青素、膳食纖維及維生素A,有助於抗氧化、腸胃道蠕動以及眼睛保健。黑豆礦物質鉀含量也較高,沖泡後鉀離子溶於水中,進入體內會和細胞的鈉離子做交換,減少水分滯留體內,可以消水腫。黑豆健康功效黑豆含維生素E、維生素B、花青素、皂苷等,有強力抗氧化作用,能減少自由基累積,預防慢性疾病。鈣、磷、鐵、鋅、碘等微量元素,有益延緩老化;含大量植物性蛋白質,能快速補充能量;還有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葉酸、花青素、β-胡蘿蔔素等,有益身體保健。黑豆基本不含膽固醇,只含有不被人體吸收的植物固醇,加上所含的亞油酸、食物纖維、卵磷脂等,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軟化血管,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其不飽和脂肪酸,吸收率可達95%,能降血脂。用黑豆代替碳水化合物,能改善血糖控制,其抗性澱粉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所含鉀離子,能幫助維持正常血壓。黑豆種皮含抗氧化劑花青素,能減緩危險細胞增生,抑制癌細胞、腫瘤的生長。黑豆膳食纖維含量高於黃豆,幾乎是蘋果的2倍,屬於可溶性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維持腸胃道機能,促進消化,預防便祕。花青素能促進視網膜的色素體合成,提升視神經功能;維生素A可緩解眼睛疲勞、防止視力下降。正確食用方式黑豆是高蛋白食品,蛋白質含量是牛奶的12倍,且不含膽固醇,黑豆19%是油脂,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黑豆的Omega-3脂肪酸,能阻擋Omega-6脂肪酸的負面影響,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並減輕心血管的氧化壓力。黑豆種皮含8種不同的類黃酮,目前已證實能降低罹患特定癌症的風險。由於生黑豆含有胰蛋白酵素抑制劑,會降低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所以黑豆一定要煮熟才吃,只要烹調過,就對人體無害。黑豆皮也含有植酸,而植酸會阻礙某些礦物質的吸收,只要在烹煮前先浸泡水中一陣子,就可去除。但黑豆含有無法消化分解的寡糖,會在消化系統中發酵產生甲烷,容易脹氣導致放屁,可將黑豆放在熱水中浸泡後把水倒掉,有助降低脹氣風險。依據中醫說法,黑豆性甘、溫平,能補腎、消水腫。黑豆炒過後性質偏熱,若是用水蒸熟或煮熟,則性涼。若是一般人的日常保健,較適合飲用炒黑豆水,就是將黑豆乾炒後加熱水悶泡而成。黑豆入脾腎及肝經,對滋補脾、腎和肝都有益處。黑豆吃法很多,搭配穀物熬粥或與其他食材煮湯,都很適宜。也可以直接選購低溫焙炒的黑豆粉,這樣可保留較多營養成分,可直接加水沖泡,或加入精力湯、豆漿等飲品中,或是直接灑在飯、麵、沙拉、手捲上,都非常適合。生命健康之禾薏苡仁(Job's tears)又稱為薏米、薏仁、苡仁等,可以作為日常保健食品,同時也是一種中藥材。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薏苡仁被列為上品藥材,所謂上品藥材指的是多吃、久食不會傷身體,且對身體有益,因此薏仁也有「生命健康之禾」的美譽。薏仁營養成分薏仁的蛋白質含量高,占13~18%,以麩胺酸、白胺酸的含量較高,除了人體必需胺基酸中的白胺酸,其他必需胺基酸含量也高於一般稻、麥禾穀類。薏仁脂質含量在6~9%,也較一般穀類高,其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薏仁所含的礦物質元素,較多為鉀、鎂、磷。鉀可調節酸鹼平衡,參與細胞代謝,維持神經傳導,使心跳規律正常;鎂及磷能保持人體內代謝平衡。薏仁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避免便祕,膳食纖維也能防止血糖急劇上升、降低膽固醇。薏仁含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E,以維生素B群中的菸鹼素含量最多,可維護消化道以及神經的健康。薏仁中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E及礦物質,對肌膚抗老、美白,保持肌膚光澤都有幫助。薏仁食用禁忌如何分辨真薏仁、假薏仁?簡單來說,糙薏仁、紅薏仁、精白薏仁與大薏仁都是真薏仁;而從歐洲和澳洲等地進口,以小薏仁、洋薏仁和珍珠薏仁為名的則是假薏仁,其實這些是精製大麥,其顆粒較小呈橢圓形,且腹溝較淺,近乎線狀。常聽到薏仁有去溼消腫功效,是因為薏仁含鉀離子,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不過也要特別留意,薏仁本身80%為澱粉質,須注意食用量。薏仁中的「薏苡多醣」有顯著降血糖功用;其所含「薏苡素」,能解熱、降溫、降血糖。薏仁雖具降血糖功效,但澱粉含量不低,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食用分量。薏仁除了含蛋白質、脂質、礦物質、維生素等成分外,還有多種植化素,功效甚多。但有些人應謹慎食用薏仁,比如糖尿病患,由於薏仁澱粉含量多,熱量較高,須注意攝取量。薏仁的鉀、磷含量高,腎臟病患把它當主食,容易增加患者負擔。薏仁雖含水溶性纖維,但具利溼功效,吃多反而會讓便祕情況更嚴重。薏仁食療功效雖多,但孕婦不宜多吃,以免導致流產風險;虛寒體質者,也不適宜長期吃薏仁。 前一篇文章 【茄紅蔬果】養生木瓜萬壽果 下一篇文章 【當餐嘗鮮】食材二次加熱迷思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各種起司料理作法不同薑是食材也是藥材 中醫提醒依體質使用不傷害動物 時尚又美麗傳統市場 Vegan蔬食法餐綜合彩虹舒食 開胃又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