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粉紅灰犀牛來襲 妳做好準備了嗎? 陳玲芳 |2024.04.13 語音朗讀 7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目前健保署給付38種乳癌用藥,提供第一線醫師更多武器協助病人對抗癌症,健保署會朝著協會提及的6大呼籲方向努力。 圖/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供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舉辦「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布記者會,提高社會大眾及政府對於乳癌防治的重視。(示意圖)圖/PexelsTBCA6大呼籲 圖/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供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根據衛福部公布數據,去年全台乳癌篩檢率僅3成3,低篩檢率嚴重影響早期治療的潛在機會。圖/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乳癌長年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更為婦女常見死因第2名,是大家顯而易見但卻視而不見的「粉紅灰犀牛」。因此在3月「婦女月」的尾聲,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特別舉辦「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布記者會,公布國內首次針對女性及病友的雙軌調查研究,並提出廣篩早治、生育保存、心理支持等6大呼籲。「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布記者會中,邀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民進黨立委王正旭、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以及醫師專家學者們等共同出席,探討該如何應對「粉紅灰犀牛」來襲,提高社會大眾及政府對於乳癌防治的重視。乳篩年齡應下修據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顯示,有61.5%的一般女性及過半(52.7%)的乳癌病友罹癌前沒有定期進行乳癌篩檢的習慣。值得警覺的是,一般女性中知道乳癌可篩檢,但未進行定期篩檢比例高達61.8%,僅有38.8%受訪者有定期篩檢的習慣。探究不願篩檢原因,一般女性不篩檢的主要原因竟是年齡未到政府補助(46.3%),而乳癌病友罹癌前不篩檢的主要原因則是自認不需要檢查(42.3%)。另外「自認不是高危險群」、「不知道要篩檢」以及「害怕篩檢造成的疼痛」也都是受訪者不願篩檢的原因選項。在乳癌篩檢政策意向調查上,有高達98.0%一般女性及97.8%病友,認同乳癌篩檢年齡應該下修至40歲;更有93.0%一般女性及77.4%病友,認同乳癌篩檢可以調整為差額負擔,即補助既有的乳房攝影費用,升級費用則由使用者自付,藉此提供更多元的選擇。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數據,2023年全台乳癌篩檢率僅3成3,低篩檢率將嚴重影響早期治療的潛在機會。因此協會在乳篩政策上提出「乳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0歲」及「篩檢升級自由選」兩大呼籲。如此一來,一方面,因應目前各年齡層病友人數緩增現況,有助於落實早期治療的目標;另一方面,透過差額負擔方案自由選,女性可自費補足差額,選擇精準性較高、檢查不適感較少的篩檢方式,有助於提升女性篩檢意願,也不會造成政府預算壓力。最擔心經濟負擔調查顯示,女性面對罹患癌症最害怕的事情前3名,不管是一般女性及病友,第1名皆為害怕造成個人及家庭經濟負擔(一般女性46.0%、病友49.3%),第2、3名則分別為害怕造成家人照顧負擔(一般女性14.3%、病友10.1%)以及害怕治療的副作用(一般女性11.7%、病友14.4%)。而在治療負擔調查上,可以發現有67.4%的一般女性及70.2%的病友最能接受的自費預算在50萬以內,且有約半數的一般女性(46.2%)及病友(52.0%),傾向只採取健保方案治療。黃淑芳指出,透過調查可看出,不管是一般女性或病友,一旦罹癌「最害怕的事情不是死亡,而是沉重的經濟負擔」,多數傾向優先選擇健保治療。早期乳癌患者,如想使用療效較好且能減少後續復發機率的藥物,往往一年動輒須自費百萬元,與受訪者能接受的50萬自費預算相差一倍,僅能負擔實際支出的一半。因此,呼籲健保應納入更多早期乳癌用藥,將更具效益且有效減少病友的經濟負擔。針對下修乳篩年齡的呼籲,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於記者會中表示,國健署目前提供的是國際上認可的篩檢方式,會持續研究國際上相關數據,朝向篩檢年齡「下修」跟「上修」的方向努力幫助病人。立委王正旭呼應記者會主題,指出如果被「粉紅灰犀牛」撞到,會有很嚴重的後果,需要我們健保醫療上,給予更多支持,也需要心理支持跟篩檢協助,透過大家共同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健保署給付38種乳癌用藥,今年2月給付了三陰性乳癌抗體組合藥物,為病人省下400萬元支出,預估有450位病人可以受惠。「5月起也將針對三陰性乳癌的BRCA基因精準檢測(NGS)做定額給付,提供第一線醫師更多武器,協助病人對抗癌症。」石崇良也強調,健保署會朝著協會提及的6大呼籲方向努力。TBCA6大呼籲1.「乳癌衛教資源1+N」:政府機關衛教資源釋出,應納入專家學者、病友團體、社區等,結合社群與實體組織,讓資訊有效擴散。2.「乳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0歲」:移除女性乳癌篩檢的最大門檻,讓乳癌篩檢更容易「被行動」。3.「篩檢升級自由選,差額負擔讓政府預算減壓」:因應篩檢技術提升提供差額負擔方案自由選,有助精準篩檢又預算減壓。4.「乳癌用藥納保需求迫切,早期用藥更具效益」:健保用藥被視為罹癌後優先用藥方案,預期自費額難支應實際開支,早期用藥納保被認為更具效益。5.「主動性心理支持資源有助病友身心家庭維持」:政府和醫院結合既有心理健康資源主動提供病友,讓病友在獲知重大疾病時有所依歸。6.「年輕病友生育保存有助未來治癒後人生規畫」:針對40歲以下年輕病友應有生育保存機制,包括凍卵相關補助等,有助未來治癒後的人生規畫。 前一篇文章 【心理聊天室】認同並傾聽自己 下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把握5原則 夜市美食安心吃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立夏時節養心安神 吃苦瓜消暑降火氣【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