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助攻 加速電動車普及 編譯/韋士塔 |2024.04.13 語音朗讀 5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燃料電池須使用白金,造價昂貴。圖/法新社電池續航力與成本,是電動車普及的關鍵。圖/法新社在燃料電池加入咖啡因,能提高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咖啡可提神醒腦,近來日本科學家發現,咖啡因不僅能幫助人們提振精神,甚至能用於提升電池的效率,降低電池生產成本,有助加快電動車及其他清潔能源運輸工具的普及。隨著環境保育意識增強以及監管法規趨嚴,科學家、投資人已投入數十億美元研究內燃機引擎的替代技術,目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迄今為止,電動車領域已獲得重大突破,科學家也希望把清潔能源擴大應用到其他運輸領域,包括空運、航運;不過,清潔能源的儲存裝置,目前仍是生產電動車的最大成本,電池的續航力也成為許多人對新型運輸工具裹足不前的障礙;有鑒於此,研究人員正全力開發創新的電池材料。研究人員指出,電動車電池目前仍以鋰離子電池為主,因為這種電池的性能與技術相對穩定;然而,鋰離子電池的動力表現仍不夠理想,且尚未突破「里程焦慮」(續航力不足)及價格居高不下的障礙。當前被看好且寄予厚望的替代方案是氫燃料電池,但這種電池仍有基礎設施不夠普及的缺點。再以鋰離子電池的另一個關鍵材料鈷為例,這種金屬的採礦過程會破壞環境,其價格也容易大幅波動,促使業界亟欲找到替代材料,包括錳、鐵及鎳。此外,研究人員也嘗試使用成本相對低廉的鈉來替代鋰,但是鈉的能量儲存效率較差,儘管能夠降低成本,但無法提升電動運輸工具的行駛距離。研究人員認為,人工智慧(AI)將是開發創新材料的關鍵。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研究團隊運用AI及高效能電腦,快速分析約50萬種可能適合用來生產電池的化合物。拜AI、高效運算所賜,研究團隊幾天內就從50萬種候選材料,篩選出18種適合用於電動車電池的化合物。此外,研究團隊已發現一種材料可讓電池中鋰的使用量減少70%,有助削減成本並解決供應受限的問題。近來,日本千葉大學在替代能源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研究團隊在電池中加入咖啡因,可提高電池效率,並減少白金的使用量,大幅降低電池成本。千葉大學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通訊化學》(Communications Chemistry)期刊,報告指出,燃料電池包含3個部分:發生氧化反應以產生電流的陽極、電流流過的電解質以及連接到外部設備的白金陰極。在發電過程中,氫與氧會結合成水,是無害的副產品。然而,在電池運作一段時間後,陰極會被一層氫氧化鉑包覆,干擾氧氣還原反應(ORR),降低發電效率。研究團隊的實驗顯示,在電解液添加少量咖啡因,有助抑制氫氧化鉑的形成;隨著電解質中咖啡因濃度的增加,電極的ORR活性顯著提高,最高可提升11倍;這也表示,在電池電極中添加少量咖啡因,將可增強電動車電池的性能,並生產更便宜、更高效的電池。 前一篇文章 FMD飲食 提升代謝、免疫力 下一篇文章 創新臘塗料 為蔬果戴上防護罩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5如是說2025.07.0206【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7安忍,一種無畏的慈悲2025.07.0208【詩】覺有情2025.07.0209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10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新型水凝膠 從空氣收集飲用水 作者其他文章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新型水凝膠 從空氣收集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