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宇 賴瑋婷 讓台灣雜草被看見 文/程憲 |2024.04.06 語音朗讀 14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雜草稍慢提供圖/雜草稍慢提供圖/雜草稍慢提供撿選、切段、日晒後的青草茶,淡而有味。圖/雜草稍慢提供草根筆。圖/雜草稍慢提供蒙古草原的馬頭琴和「呼麥」表演,和台灣雜草文化互動交流。圖/雜草稍慢提供林芝宇試圖在大自然中找回人類生命力。圖/STAYREAL圖/雜草稍慢提供圖/雜草稍慢提供「雜草稍慢」共同創辦人:林芝宇(左)、賴瑋婷(右)。圖/雜草稍慢提供閒花野草是生態永續的關鍵角色。圖/雜草稍慢提供圖/雜草稍慢提供沏一壼青草茶,找回和台灣土地的連結。圖/雜草稍慢提供 文/程憲即便是家族在台灣已傳承數代的人,或是徒步、騎單車環台多次的人,相信少有人知道:原來台灣竟有200多種雜草可食!2020年底,台北市延平北路三段大橋頭(延三市場)附近,一間老宅改造而成的「雜草町Grassland」正式掛牌開放了,在無處不文青又充滿設計感的空間中,充滿了青草晒乾和沖泡後的芳香,希望讓人在其間找回與土地的連結。台灣雜草半數能入口「雜草町」兩位創辦人林芝宇、賴瑋婷,悠然寫意的在町內或上課教學,烘晒各式經查證安全可飲的雜草;或拿著書法謄寫的茶單,向來客介紹多達101種台灣雜草茶;或讓出空間請專人來分享書香及各國旅遊經驗;或彈奏來自蒙古草原的馬頭琴,再隨性吟詠一段草原民族熟悉的「呼麥」(阿爾泰山脈一帶居民模仿自然界聲音的「雙聲」演唱技法)……參與其中的,有不少是上了年紀的老台北人,或隨口唱一段「思想起」的阿公阿媽,但更多的,是口耳相傳後尋覓而來的好奇年輕人,對雜草學內涵感到新鮮的年輕學子,以及自日本、香港慕名而來的眾多觀光客……並因而在國內各地進行駐村研究,去年9月更受邀前往日本西會津和松戶參與分享會和講座。拜師式微的青草藥學2014年,因為一趟單車環島旅遊而愛上台灣雜草的林芝宇,曾在南台灣跟著老師尋找各地特有雜草,也喚醒她幼時成長於彰化員林的記憶,於是創立「雜草稍慢Weed Day」,雖然平日在設計工作室,從事大學所學「視覺傳達設計」工作,但閒暇時全都在向青草藥師學習,同時找草、玩草、種草、晒草、喝青草茶……取名「雜草稍慢Weed Day」的喻意:除了希望日常生活中,日日有雜草相伴而活,更期待現代人在「稍微慢一點」的步調裡,與土地一起生活、一起脈動,隨興品嘗一杯充滿草香、淡而有味的不知名雜草茶。好夥伴加入如虎添翼「成立前4年,我經常到田野採草,學習製作青草茶,希望讓雜草被人『看見』,雖然創業過程收入微薄,但感受到土地的豐盛和愈來愈多的回響。」林芝宇最感謝的是,2018年,另一位團隊夥伴賴瑋婷出現了,兩人理念相同、一拍即合,賴瑋婷更向家族長輩,提議想將大橋頭伯公舊診所改造為文青小館。嚴格說起來,兩人的相識,算是「千里有緣來相會」。賴瑋婷的父母在國中時期,舉家移民美國。賴瑋婷是在美國出生長大,中學時,因為爸爸任職於美國一家國際企業,正巧被派任為台灣區負責人,那幾年,賴瑋婷在台北美國學校就讀,大學時則獨自返回美國一所女子大學讀哲學系。「大學時必須住校,學校正好位於郊區,校內校外有很多天然的植物花草,我也因為喜歡在大自然沉思,愛上花草樹木……」賴瑋婷在美國讀完大學後,因為思念台灣,也覺得在台灣更能有所發揮,決定再度返台,從事藝術策展工作。跟著媽祖遶境去採集兩人相識後,決定辭職離開辦公室,除了環島採集野草,也遊走城市、鄉村與自然山野,環島拜訪各地小農家、有機農場、了解自然農法,並曾跟著大甲媽祖遶境路線採集沿線閒花野草,經過挑選、剪段、日晒,沖泡出一壼古早味青草茶……兩人並設計各種有趣的體驗課程、戶外活動和工作坊,透過親近大自然的方式,結合理念相近的組織和社團,引導人們認識周遭的雜草,重拾對土地的尊重,努力傳遞人與人、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真實卻又深不可測的訊息。改造老屋為土地煮茶為了全力推廣雜草學,兩人決定斥資將賴瑋婷家族的老宅,改造成「雜草町」藝文空間,做為推廣基地。然而就如眾所周知,想要改造一個閒置多年的老宅,光是清除充滿記憶的數代祖輩留存的器物及照片,擺平親友間的疑慮和建議,就是無比重大的工程。所幸在兩人的堅持和努力下,「雜草町」成為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故事的場所,不但凝聚瑋婷家族親戚們的心,得到令評審驚豔的老屋新生大獎,更在疫情期間正式對外開放,實現兩人「為土地煮一鍋茶」的心願,也展現了她們對於傳承和創新的堅持。天生地養的孕育配方近3年來,林芝宇和賴瑋婷被外界形容是「採集藝術家」,她們曾和百年老校太平國小借用一塊校地,以隨風吹來及土地本身蘊藏的種子,種出「天生地養」的雜草,作為「土地孕育的配方」。「不少人一看到草地,就會直接聯想到『有蛇』,其實蛇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標之一,要在都市環境生存還真不容易。」林芝宇經常認養草木自由叢生的綠地,最受困擾的就是常被舉報「有蛇藏匿其中」,此外不少餵食浪貓浪狗的愛媽,常喜歡將食物放草地中,吸引貓狗群聚踩踏,也讓兩人困擾不已。建立人與土地心關係在台推廣雜草學近10年,林芝宇著有《雜草稍慢 Weed Day》小誌及《台灣雜草茶系列.土地孕育的配方》系列創作,希望能建立「人」與「土地」的心關係。林芝宇說,在人們視野中並不起眼的雜草,其實擁有強韌的生命力和多樣的潛力,雜草在生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土地中的先驅植物,可為土地開路並維持生態平衡、增加有機質,是環境永續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林芝宇和賴瑋婷都認為,台灣的土地生態是被漠視和干擾的,也痛心台灣連原始深山都會噴灑除草劑,因此積極發起「當代採集」行動,透過雜草的認養行動,嘗試在都市中復育綠地,讓雜草能夠在各種土地上自由地生長,維護土地生態和孕育生物多樣性。不僅如此,他們還將雜草的美感延伸到「草根筆」的藝術創作,以視覺方式呈現植物的原貌,同時透過飲食、採集和製作,讓人們親近雜草,了解到雜草的價值。「雜草蘊藏台灣的百草文化,也是耐受性強,能夠維護生態多樣性的植物,與其丟棄,不如煮一鍋雜草茶,為土地發聲,讓大家了解雜草可以如此親近人。」林芝宇、賴瑋婷希望現代人,都能透過和土壤、植物、昆蟲、一陣風、一杯茶……的連結,重新體會到與土地相處的踏實感,重新連結上自然的生命力。 前一篇文章 顏損家庭收入不到2萬 陽光邀民眾捐款支持 下一篇文章 美人腿女孩 沈利倩馴鷹教勵志 熱門新聞 01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佛光僧信灑淨祈福2025.08.2502北卡協會送暖 資助教師教學文具2025.08.2503【閃文集】羅蘋的情人2025.08.2604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心生萬法2025.08.2505佛光會區務會議 打造新護國神山2025.08.2506南天寺沉浸式體驗 在地宗教教師認識佛教2025.08.2607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明鏡台2025.08.2508淡江大橋 年底完工2025.08.2609苗栗.造橋 炭窯餘煙藏舊夢 百年驛站載鄉情2025.08.2510iPS細胞可治療糖尿病2025.08.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 作者其他文章藉高關稅推動綠色轉型關稅海嘯來襲 氣候投資信心面臨考驗面試提案 誤用AI易踩雷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汰換空調設備 降溫兼顧減碳綠色航運當道 不減碳就繳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