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閱讀】青春版《牡丹亭》簡約淡雅的美學

文/王童(電影導演,青春版《牡丹亭》美術總監) |2024.03.31
263觀看次
字級
圓駕 圖/聯合文學出版提供.許培鴻攝影
圖/聯合文學出版提供.許培鴻攝影
驚夢 圖/聯合文學出版提供.許培鴻攝影
《牡丹花開二十年:青春版《牡丹亭》與崑曲復興》 圖/聯合文學出版提供

文/王童(電影導演,青春版《牡丹亭》美術總監)

一個國家社會不是有錢就偉大,國民素質才是國家強大的根本,做為一位文學家、崑曲愛好者,白先勇老師沒有獨善其身,而是以他的影響力為下一代美學教育打基礎,令人敬佩。



青春版的美學概括為「簡約淡雅」四個字。傳統戲曲的顏色濃烈,這是有時代背景的,古時候,戲曲在戲園子或是野臺演出,從服裝到化妝,顏色都要重,觀眾才看得見。隨著科技的進步,布料的染色從天然染料到化學染料,能做出更細微的變化,不再只有大紅大綠,加上現代劇場燈光的幫忙,戲曲已可跳脫傳統,大膽走優雅的路線。青春版訴求:「找回年輕觀眾。」太濃豔的色彩,現代人看來會覺得俗氣,尤其是崑曲,淡雅才能襯托出優雅細緻的餘韻。

青春版「簡約」的美學則來自傳統。明朝的家具線條簡單,沒有華麗的雕刻,但就是美。中國戲劇也是一樣,戲臺上只有一桌二椅,其他全靠演員的唱念作打,開門,幾個手勢;進出門,腳一抬就跨過門檻;上下樓梯,幾個腳步就完成……所謂「場隨人移,景隨口出」,象徵意義強烈,中國老祖先早就走到「無為的自由」,有這麼好的傳統,青春版的舞臺視覺根本不需要堆砌,不需要為美術而美術,搞得花花哨哨的,只是畫蛇添足而已。

我不是崑曲行家,做青春版設計時最常掛在嘴邊的話:「瞎子不怕槍!」但「瞎子」也是有思想的,沒有傳統包袱不代表可以恣意而為。什麼是「時尚」?老古董變成符合現代人需要的新模樣就是時尚,時尚是有淵源,有脈絡,不能亂搞。創新來自傳統,有了根才不會浮在表面,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偉大的藝術家不會原地踏步,模仿的技巧再好,如果沒有自己的看法,充其量只能稱為匠人,傳統必須與時俱進,不改變只有死路一條。

整個團隊的崑曲新美學

美學是主觀的,畢卡索的畫一看就知道是畢卡索,這就是畢卡索的美學,那是長年積累才養成一位偉大藝術家獨特的「眼睛」。青春版「簡約淡雅」的美學觀,不是白先勇的美學,也不是美術總監王童的美學,而是整個團隊透過集體創作,在2004年提出對於崑曲新美學的看法。20年前,大陸戲曲的表現形式還很傳統,青春版發表後讓各界眼睛為之一亮,那是因為青春版根基於傳統,又不拘泥於傳統,做了不同的嘗試,提出新的看法,把現代觀念帶進戲曲中。

青春版的服裝是我和太太曾詠霓共同設計,外界好奇:「夫妻一起工作不會吵架嗎?」好像一定要有衝突或是矛盾才有「看頭」。這齣戲上百套服裝從畫服裝設計圖,到蘇州、杭州選布料,找蘇繡的刺繡師傅、在劇裝廠盯製作,採買配飾……是夫妻倆從無到有一起完成的,過程中當然會存在問題,但不是因為我們是夫妻,和團隊其他設計者也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需要討論、磨合,這是辯證,不是吵架,過程的曲曲折折並不重要,有了好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青春版《牡丹亭》跨出崑曲新美學的第一步,5年後,原班人馬又做出青春夢第2部曲《玉簪記》,將董陽孜書法、奚淞白描畫與舞臺結合做了更多的實驗,向更「簡」、更「雅」的目標邁進。《玉簪記》雖不是一齣大部頭的劇作,但我對這個作品的滿意程度不在《牡丹亭》之下,如果說《牡丹亭》是交響樂,《玉簪記》就是室內樂,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為下一代美學教育打基礎

我的個性不喜歡重複,做完青春版《牡丹亭》、《玉簪記》及《白羅衫》之後,想做的都做了,我與崑曲的關係就此打住。白(先勇)老師不一樣,二十年來為青春版竭盡心力,將這個製作推向海內外,推向兩岸校園,又在大陸的大學發展出校園傳承版《牡丹亭》,他對復興崑曲以及社會美育的提升的確貢獻卓著。一個國家社會不是有錢就偉大,國民素質才是國家強大的根本,做為一位文學家、崑曲愛好者,白老師沒有獨善其身,而是以他的影響力為下一代美學教育打基礎,令人敬佩。

人到了一個年紀漸漸體會:要過減法的生活。財富、榮耀……所有的一切都不再累積,不累積活得才不累,我把過去拍電影的所有獎座、分鏡表……等資料都捐給國家電影中心,減法的生活讓我更輕鬆自在。不累積,也包括情感,2004年青春版在臺首演後,前面幾次巡演盯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把「舞臺」交了出去,不再過問。20年了,青春版從幕前到幕後,或許更成熟了,也或許有了些許習氣,人生不就是隨時都在變化中?畢竟當年呱呱墜地的嬰兒已經長大成人,不能老抓著不放,跟前跟後的擔憂與揪心,也就大可不必。

若問:2024年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再度來臺,我會帶著什麼樣的心情?或許「她」存在白老師的青春裡,存在很多曾經參與創作的人的青春裡,值得一再回味,但對我來說,青春版2004年創作完成後,就已圓滿了,所有的榮耀、勳章都與我無關,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觀眾。

(李玉玲/採訪.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