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署近年積極推動油茶產業發展,配合輔導檳榔廢園轉作,擴大國內油茶種植面積。圖/農糧署提供
【記者吳亭頤苗栗報導】國產茶油具優質、新鮮、安全及低食物里程優點,農糧署近年積極推動油茶產業發展,配合輔導檳榔廢園轉作,擴大國內油茶種植面積,近5年已由2018年1409公頃逐年增加至2022年1570公頃,成長幅度超過1成。
為發展台灣油茶產業,農糧署鼓勵農友新植或轉作油茶,並透過輔導成立集團產區、辦理油茶栽培管理教育訓練及食農教育活動等措施,建構及強化國產油茶產業;補助包括輔導果樹轉作及品種更新細部計畫、綠色環境給付計畫、油茶新植補助計畫及輔導檳榔廢園及轉作等四項獎勵措施,農友可擇一申請。
依據2022年農業統計資料,我國油茶種植面積1570公頃,茶籽產量1605公噸,年產值約4.15億元;主要產區為花蓮縣(16.99%)、嘉義縣(16.35%)、苗栗縣(12.6%)、南投縣(10.36%)、桃園市(9.71%)及台東縣(9.34%)等地區,其餘縣市為零星種植。
茶油加熱時不易產生含有害物質的油煙,因此被認為具有取代橄欖油的發展潛力,亦有東方橄欖油之美名。圖/農糧署提供
金椿茶油工坊的二代接班人總經理陳佳君指出,油茶主要栽培品系有油茶(俗稱大果油茶)及短柱山茶(俗稱小果油茶),所榨取的茶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其中所含Omega-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更接近80%,與橄欖油的脂肪酸組成類似,是優質食用油。
另茶油非常安定(發煙點較高、220-230度),加熱時不易產生含有害物質的油煙,較橄欖油更適合烹調高溫炒炸之中式菜色,因此被認為具有取代橄欖油的發展潛力,亦有東方橄欖油之美名。
苗栗金椿茶油工坊設立於2006年,油茶在2012年取得有機驗證,其加工廠於2017年取得有機加工驗證,銷售通路包含三灣直營門市及頭份門市、里仁、主婦聯盟及電商等,並自2019年起外銷美國、新加坡及香港等國家。
另為確保油料食用品質及安全,金椿茶油工坊另於2019年成立有限責任苗栗縣福康油料作物生產合作社同時取得產銷履歷原料及加工驗證,近年透過食農教育方式導入有機友善概念,在各實體通路賣場、校園或社區,推廣有機友善蔬食產地到餐桌概念。
農糧署呼籲國人多加選購當季、在地國產農產品,提升消費力,並將台灣的優質農產品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