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高血糖警訊 不留意恐昏迷

陳玲芳 |2024.03.18
515觀看次
字級
醫師提醒,長期血糖高會導致血管、神經甚至心腎等器官病變,民眾應留意六大高血糖警訊。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中年男性日前常抱怨身體不適,包括頭暈、口渴、體重下降,原以為是工作壓力造成現象,不以為意,不料月初昏迷,被家人送至急診,發現血糖竟高達1500,是正常值約15倍!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蕭立偉表示,這名患者嚴重脫水、急性腎衰竭還合併酮酸中毒,被發病危通知,在加護病房連續注射胰島素後,迅速將血糖控制下來,才脫離險境。

博新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許惠春表示,許多看似常見症狀,其實都可能是「血糖高」所致,「診所常遇病人因為一些不具特異性症狀求診,例如口渴、泡泡尿、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性功能障礙、反覆感染或感冒長時間沒好等,經檢查才發現,是高血糖導致。」

她提醒,患者若只針對症狀處理,但血糖高卻不控制,可能只是治標不治本,長期血糖高會導致血管、神經甚至心腎等器官病變。民眾應留意以下六大高血糖警訊:

6大高血糖警訊

一、口渴頻尿:許惠春醫師解釋,糖尿病患者血液糖分高,身體如同「蜜餞」泡在高濃度糖漿中,導致細胞水分流失,讓大腦發出「缺水」的訊號,使患者口渴;也因為尿液出現糖分,產生滲透性利尿,導致尿量增加。

二、尿泡遲遲未散:
不只尿量增加,高血糖也會進一步產生「蛋白尿」;許惠春醫師建議,可觀察起床第一泡尿,尿液中是否有細小綿密如「倒啤酒」的小氣泡,如果氣泡沒有消散,建議就醫檢查。

三、傷口癒合慢:高血糖會降低白血球活性,讓傷口容易受細菌感染。

四、皮膚搔癢:皮膚沒有紅疹但持續搔癢,可能是高血糖造成神經病變,讓皮膚產生麻、癢的感覺。

五、勃起障礙:高血糖會損害血管系統,導致動脈硬化和血管狹窄,造成不可逆的勃起功能障礙。

六、感冒長時間、反覆感染: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提供病原體(如細菌、真菌)理想的繁殖環境,使得反覆感冒或容易感染。

許惠春呼籲,若有上述症狀,應盡速就醫,確認症狀是否因「高血糖」導致。蕭立偉說,若想解決因為高血糖出現的上述症狀,就需快速把血糖降下來,避免高血糖危害身體器官,而胰島素就是一個能安全且迅速降糖的好武器。

兩位醫師鼓勵糖友,若出現疑似高血糖症狀,或對胰島素有疑問,可上國健署網站查詢「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名單,向經認證醫療院所諮詢,並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及早穩定血糖,找回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