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要留意潛在問題 最大運動心率這樣算 |2024.03.18 語音朗讀 15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正常靜止狀況下的心跳頻率為每分鐘60至100下,不正常的心跳模式則稱作心律不整。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67歲黃先生退休後都會到郊區爬山,但近半年會有心悸及胸悶的現象,連爬樓梯都感覺較喘,體力大不如前,檢查竟發現心臟功能約剩正常人的二分之一,左心室收縮分率僅剩30%,診斷為心臟衰竭。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正常靜止狀況下的心跳頻率為每分鐘60至100下,不正常的心跳模式則稱作心律不整。除了心跳不規律,心跳太快或太慢都有可能是心律不整發作,而此心律不整可能來自於心房和心室。慢性三高患者更可能合併老年人最常好發的「心房顫動」,據統計,60歲以上長者,每100人就有4名心房顫動患者;80歲以上盛行率就會提高到每10人就有1位心房顫動患者。隨著台灣邁入老年化社會,心房顫動罹患率也跟著增加,一旦患有心房顫動,死亡率會高2倍、中風率則高5倍,但高達75%的患者平常幾乎沒什麼嚴重的症狀。圖/Freepik陳玠宇指出,平常心跳比較快,除了交感神經較興奮外,其實也可能暗示身體有其他問題,如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脫水、發炎感染、貧血、甲狀腺亢進等,應進一步檢查釐清原因。一個人的最大運動心率為220減掉年紀,以50歲為例,最大運動心率為170,意即每分鐘170下心跳速率, 此為100%運動強度的最大心跳速率。平常我們的活動分成5個等級強度,包括最低強度(50-60%)慢走、低強度(60-70%)快走、中等強度(70-80%)慢跑、高強度(80-90%)快跑、最高強度(90-100%)衝刺跑。當一個人處於靜止、放鬆休息狀態,心跳速率超過最大心率的一半以上,可能要懷疑有其他潛在問題。圖/Pexels陳玠宇表示,若心臟衰竭或有其他心臟疾病的患者,心跳速率愈快會造成心臟過度負荷,也會加劇心臟缺氧情況。國外研究顯示,心臟衰竭患者平均心跳超過每分鐘80下較平均心跳每分鐘小於65下,增加將近4成的1年內死亡率。2016年的歐洲心臟衰竭指引建議,患者心跳應低於每分鐘70下,心臟不佳病患應將心跳控制在每分鐘50至70下,但須按照實際情況調整。一般而言,平常有運動習慣的成人,因心臟相對較強而有力,尤其是年輕運動員,較常有心跳較慢的正常現象。然而,當心臟提早退化、發生心跳過慢,甚至產生停頓的現象,或是發生頭暈、暈厥或癲癇發作,就須由專業評估是否需要置放心律調節器。在不同的生理情況下,應有不同的理想心跳速率,過快或過慢都可能暗藏異常生理意義,所以平常應養成量測血壓與心跳的習慣並加以記錄,避免意外發生。資料來源:別把心臟操過頭!醫警告「心跳超過最大心率」很危險:每分鐘●●下 前一篇文章 6大高血糖警訊 不留意恐昏迷 下一篇文章 碳酸飲料、睡前吃甜食 不利青少年身高發育 熱門新聞 01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2025.10.2602佛光山在家戒會 海內外戒子行佛2025.10.2703【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2025.10.2604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③2025.10.2505【小土豆日記】泡麵來襲2025.10.2706白宮宣布 習川會10月30日APEC 峰會登場2025.10.2507國道唯一紅綠燈路段 將改高架道2025.10.2508峨眉湖畔茶席 品茗賞美景2025.10.2509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10公務員違規赴陸 明年7月1日開罰2025.10.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勤刷牙反蛀牙? 醫:並非愈用力愈好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睡眠好常運動穩定代謝 身體不發炎大腦不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