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眼科義診 7年受惠近4千人 陳玲芳 |2024.03.16 語音朗讀 5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防盲基金會志工驗光師,正在為學童驗配度數。圖/台灣防盲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七年前,眼科義診團隊前往台東長濱鄉長光部落進行義診,這是台灣防盲基金會首次偏鄉義診,同時也開啟了偏鄉的關懷之路。七年來,台灣防盲基金會共服務偏鄉學童與長者3956人次,在部落、學校執行超過50場的義診,改善並預防偏鄉民眾的視力惡化。住在北源國小隔壁的 78 歲獨居奶奶,平日喜歡獨自騎著腳踏車在附近活動。然而,她已不太記得上次眼科檢查是何時,只是感覺近距離的字看得不太清楚,用眼時總是覺得吃力。在義診中,醫生發現奶奶的雙眼,出現了「白內障」問題,若不及時治療,將威脅到她騎車的安全。然而,奶奶心懷擔憂,擔心接受手術會影響到她在果園裡的收成工作,讓她陷入了艱難的抉擇。台灣防盲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醫師,正在為北源村民眾看診。圖/台灣防盲基金會提供來自美蘭部落的小女孩,過去曾因雙眼「視差」進行治療,但父親平常都在屏東工作,兩個哥哥高中畢業即離家就業,媽媽照顧之餘無暇再定期帶她去需要數個小時路程的眼科回診,這次參與眼科義診,是她久違的視力檢查,她很擔心自己的視差狀況再度惡化。台東東河鄉東富公路旁的北源村,社區人口老化程度嚴重,約有四分之一人口為 65 歲長者;而北源村順那部落的北源國小,是一所僅有 20 位學生的偏鄉小學,受到少子化影響,112 學年度沒有新生來報到註冊。偏鄉社區人口老化、少子化、青壯年外地工作,交通的不便不僅僅影響了長輩外出就醫的意願,青壯年多在外地工作,形成許多隔代教養家庭,孩子也缺乏父母的陪伴,相較於都市,偏鄉學童更面臨到因用眼習慣不正確,缺乏家人提醒控制使得視力逐漸惡化,長者、兒童的各種視力危機,更突顯了偏鄉眼科衛教的急迫性,這也是現有體制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台灣防盲基金會眼科義診團隊大合照。圖/台灣防盲基金會提供帶領此次義診的台灣防盲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醫師強調:「縱使現況是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我們仍應維護偏鄉兒少與民眾看的權利,民眾因交通限制,不方便出來檢查,我們就把醫生和儀器,帶到部落去!」 前一篇文章 防青光眼「雪球效應」多元治療控眼壓 下一篇文章 讓世界看見 唐寶寶最好的樣子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2025.10.2402【城市浮光】 從大阪萬博看台灣2025.10.2403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 抗老化少碰加工食品2025.10.2404佛光山東禪寺優異 幸福村角逐雪州最佳新村獎2025.10.2405泰山佛光童軍 重陽送暖2025.10.2406印度沙彌學園新生出家 承續法脈2025.10.2407電磁波之應用2025.10.2408【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2025.10.2409【時事必考題】危機再起2025.10.2410【翰墨清韻】2025.10.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勤刷牙反蛀牙? 醫:並非愈用力愈好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睡眠好常運動穩定代謝 身體不發炎大腦不早衰身障者揮灑彩筆 勇敢跨越障礙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 抗老化少碰加工食品 作者其他文章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霜降秋冬轉換時節 黑白食養補腎潤肺長戴降噪耳機傷聽力 醫籲遵守60/60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