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老是睡不好 醫:睡眠治療要趁早

陳玲芳 |2024.03.14
967觀看次
字級
醫師指出,50歲以上女性易罹「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可能導致女性在意的皮膚狀況惡化和加速衰老,還會累積體內廢物,引發器官和血管發炎及受損,應及早進行睡眠治療。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根據2024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委託民調公司,針對605位30歲以上女性進行訪查,當中僅有35%對自己的睡眠品質感到滿意,然而面對睡眠問題時,卻超過8成女性未尋求醫師診斷,或進行睡眠檢測專業醫療介入。醫師提醒,如此不只會加速身體老化,還將使自己陷入惡性循環的健康危機。

43歲旅遊作家帆帆貓,日前在自媒體透露,明明沒有失眠,每天也都有睡足7小時,但因為半夜常常被自己打呼聲吵醒,或偶而有夜間頻尿的狀況變得淺眠,導致早上起床會很沒精神,覺得「愈睡愈累」。

做過居家睡眠檢測之後,才知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一個晚上打呼的次數「高達到1千多次」,經專業醫師建議使用陽壓呼吸器後,終於解決她打呼、夜間缺氧、睡不飽的問題,睡眠品質大獲改善。

淺眠與夜尿都與它有關

台大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李佩玲表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由於患者在睡眠時「上呼吸道」肌肉塌陷、引起缺氧,這可能導致患者每晚多次驚醒,無法獲得深度睡眠,從而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和休息。

她指出,睡眠問題在女性群體中普遍存在,調查中顯示近半數女性表示感覺睡眠不足與無法維持較長的睡眠,1/4則遭淺眠與夜尿問題,然而這些問題,都可能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有關。

台大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李佩玲(左3)表示,更年期女性常遭淺眠與夜尿問題困擾,這些問題可能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有關。右3為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周昆達醫師。右2為旅遊作家帆帆貓。圖/記者陳玲芳


李佩玲強調,女性在進入更年期時,更應提高警覺。這一時期內,荷爾蒙的波動,雌激素和黃體素的保護作用下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使得呼吸道肌肉張力下降、肥胖機率上升,這些影響皆提升了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

不只皮膚惡化加速衰老

李佩玲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可能導致女性在意的皮膚狀況惡化和加速衰老,還會累積體內廢物,引發器官和血管發炎及受損,進而提高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和肥胖等疾病風險,形成惡性循環。呼籲50歲以上女性應積極面對、處理。

科林睡得美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說,雖然男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機率較女性高,但不代表女性沒有罹病風險,其實女性隨年齡增加,盛行率也逐漸攀升。調查中根據STOP-BANG問卷,發現女性在50歲後,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比例明顯增加,且有超過1/4為高風險族群。

調查發現,近7成民眾都不知道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女性荷爾蒙」變化有關,凸顯女性面對此症的認識不足。調查顯示,當女性出現睡眠困擾時,僅有16%選擇看醫生、做檢測,近1/5有睡眠困擾女性甚至選擇「什麼也不做」。洪曉菁提醒,女性常為家中主要照護者,但往往因此忽略自身健康也需要關照。

調查顯示,當女性出現睡眠困擾時,僅有16%選擇看醫生、做檢測,近1/5有睡眠困擾女性甚至選擇「什麼也不做」。圖/pexels


2024世界睡眠日(3/15)前夕,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周昆達醫師呼籲並鼓勵女性,遇到睡眠困擾時,應該積極接受睡眠檢查和治療,以維持健康、提升生活品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