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總醫院副院長蔡宜廷(左二)指出,國外已有數篇文獻警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少數人會併發嚴重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造成身體各器官嚴重發炎,包括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胃腸等都可能受到影響。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56歲葉小姐,去年赴國外旅遊,返台後出現高燒,嗅覺及味覺喪失,自行使用家用快篩,確診為新冠病毒。今年1月症狀惡化,出現胸悶、胸痛等心肌炎症狀,經三總診斷為「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緊急裝上葉克膜救治後,轉為暫時性人工心臟支持,在等待了28天後,成功配對到心臟,換心重生。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蔡宜廷表示,葉小姐病情原用免疫球蛋白治療控制,但今年1月18日時,出現心律不整、低血壓休克等症狀,藥物無法支撐,因此緊急裝上葉克膜救治,但心臟功能一直無法恢復,因此後轉為暫時性人工心臟(短效型雙心室輔助器)支持,所幸在等待了28天之後,成功配對到心臟,完成移植手術。
三總風溼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表示,葉小姐先前從未有新冠病毒感染史,也並未施打過XBB變異株疫苗,而根據研究,感染新冠肺炎後少數人會併發嚴重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簡稱MIS),造成身體各器官嚴重發炎,包括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胃腸等都可能受到影響。
目前國外已有數篇文獻警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少數人會併發嚴重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造成身體各器官嚴重發炎,成人的MIS-A從確診到發病間距為20天到36天,平均天數28天,一般發生在距離確診三周以後,有五項常見症狀,包括發燒、低血壓、心臟功能低落、喘到呼吸困難和腹瀉。心臟是MIS-A較常攻擊器官,且其對成人的致死率高達3%至7%。
蔡宜廷表示,在等待心臟移植期間,葉小姐已恢復到可以自主呼吸、用餐,並且開始進行床邊的復健療程,經過28天的等待後,已成功配對到心臟,且完成「換心」移植手術,目前恢復狀況順利,預計明(14)日出院。
軍醫局局長蔡建松指出,上述案例應是全台首例MIS-A換心個案,三總的心衰竭治療團隊,迄今共完成120例藉由短效型雙心室輔助器支持救治心臟衰竭病患,最年輕的病人僅1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