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紅引食安風暴 營養師教驅毒避凶

陳玲芳 |2024.03.13
1903觀看次
字級
營養師指出,台灣、香港過去都曾發生以蘇丹紅四號染色鴨蛋黃的事件,國際上也時常在辣椒等辛香料中發現蘇丹紅蹤跡,因此蘇丹紅並非罕見的添加物問題。圖/好食課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工業用非法添加物蘇丹紅滲入食品事件持續延燒,除了辣椒粉,民眾日常食用的咖哩粉、胡椒粉、沙茶醬也接連中標,造成社會恐慌,擔心有毒成分已經下肚,營養師表示,既然無良廠商無法完全遏止,民眾能做的就是「自保」,她教「驅毒避凶」5撇步,讓你安心吃、不踩雷。

營養師廖欣儀說,為了增加食物的顏色、香氣、濃稠度、保存期限,在食品加工的過程中加入添加物很常見,只要在衛福部規定的範圍內合法使用,且遵守劑量限制,就不至於對人體造成危害。

然而,蘇丹紅是塑膠或其他工業用品常見的染料,在許多國家或台灣是不允許用於食品,不肖業者為了讓食物呈現鮮艷好看的紅橘色,竟非法添加,若食用過量,輕則皮膚過敏,重則對肝腎造成損害。

5撇步驅毒避凶

為此,廖欣儀傳授「驅毒避凶」5撇步:

1.購買食品或是營養品之前,先看外包裝標示:認清產品資訊,包含產品的品名、內容物、所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名稱、有效日期、負責廠商(名稱、電話及地址)、原產地(國)及必要的警語,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

2.留意產品是否有「公開」檢驗報告:檢驗報告最好來自公正第三方的檢驗機構較為客觀,例如SGS(台灣檢驗科技)、intertek(全國公證)、SuperLab(台美檢驗)等等,且報告公開在店裡頭或是產品官網,可供快速查詢。

營養師廖欣儀提醒,有些廠商只檢驗其中一項,就大肆宣傳有做檢驗,但多數消費者不易辨別,廠商自主檢驗正確的項目,對消費者才有保障。圖/健康力提供

3. 是否有逐批檢驗:每一批次的生產都送驗,將把關放在前頭,確認每一批產品驗完沒問題,才進入市面上銷售。目前市面上只有少數廠商可以做到「逐批檢驗」,因為檢驗成本非常高,但對消費者來說,是比較安心的做法。

4. 注意報告的日期是否更新:每份報告都會標示其送驗的日期,如果廠商放的報告日期「過時」,代表可能過去某一批生產有檢驗,但是後續的不一定有檢驗,那麼「安全性」也會降低。

5. 注意檢驗的項目是否完整:以營養食品來說,常見的檢驗項目包含塑化劑、微生物、重金屬、農藥、三聚氰胺等,其中塑化劑跟微生物是多數產品都需要檢驗的項目,若產品中含有植物成分則需要檢驗「重金屬」跟「農藥」,若產品含有奶粉成分,則最好要檢驗「三聚氰胺」。她提醒,有些廠商只檢驗其中一項,就大肆宣傳有做檢驗,但多數消費者不易辨別,廠商自主檢驗正確的項目,對消費者才有保障。

源頭把關降風險

廖欣儀強調,台灣歷經多次食安風暴,有愈來愈多業者願意把「安全檢驗」放在第一位,「但檢驗報告不是有做就好,長期、逐批、從源頭把關,貫徹零檢出、不輕易妥協,才是食安把關最不容易的地方。」身為台灣首家落實逐批檢驗品牌,「健康力」董事長黃千芬指出,公司成立十年來,堅持全產品逐批送檢公布,就是要做到讓民眾安心。

圖/好食課提供

「好食課」營養師林世航指出,台灣、香港過去都曾發生以蘇丹紅四號染色「鴨蛋黃」的事件,國際上也時常在辣椒等辛香料中,發現蘇丹紅蹤跡。因此,蘇丹紅並非罕見的添加物問題。

「蘇丹紅具有健康風險,也是非法添加物,該被禁止添加在食品中。」林世航說,不過以目前研究證據與我們的食用量,還不用過於擔心吃到一點蘇丹紅,就會造成嚴重的致癌風險。但能不吃到還是最佳,未來仍有賴食品業者的檢驗與衛生單位的稽查,來幫助消費者降低更多食安上的風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