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總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各政府退休基金10年來的操作績效,其中可見新制的基金績效有待加強。圖/unsplash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各政府退休基金10年來的操作績效,其中可見新制的基金績效有待加強,提醒政府除了提高操作績效以外,也應提供穩健型、積極型的基金有保證收益,且鼓勵初任公教人員參與「增額提撥」,提升退休所得替代率。
各政府退休基金2023年操作績效均已公布,從私校退撫開辦的2013年起算,全教總彙整各家基金過去11年平均績效依序如下:公保6.10%、勞退舊制5.70%、私校退撫儲金積極型5.64%、公教退撫5.50%、勞保5.45%、國保5.29%、私校退撫儲金穩健型5.14%、勞退新制5.00%、私校退撫儲金保守型1.73%。
全教總指出,檢視過去11年政府退休金平均績效,各基金之表現均有再提升之空間,9檔基金中僅公保準備金平均績效超過6%,實不符國人期待,操作績效攸關財務健全與基金永續,全教總要求各基金持續提升經營績效。
更要指出的是,「確定提撥制」基金績效明顯不符預期,在評比的9檔基金中,除了私校積極型平均績效排名第3,私校穩健型、勞退新制、私校保守型分別排名7、8、9,其中保守型平均績效更只有1.73,與定存利率無異。
全教總指出,政府在去年7月1日推出「公教退撫新制」前,還曾大肆宣傳確定提撥制的各種優點,甚至推估新制退休金之替代率可高達9成,未來退休年資25年的大專教授退休每月所得約為6萬2145元,中小學教師退休約為5萬2628元云云。
全教總建議,政府應積極強化退休基金經營績效,以保障全體國人老年經濟安全。依法行政,依精算結果核實撥補原退撫基金。為確保退撫基金永續,立法院2022年底三讀通過政府應依退撫財務精算結果撥補基金,且在新財務缺口撥補後,應隨即對舊缺口進行撥補。
另外,公教退撫新制增額提繳人數為1273人,僅占總參加人數比率為14.31%,有高達8成5的初任公教人員並未選擇參加增額提撥,全教總建議各機關學校應加強宣導,基於確定提撥制存有長壽風險及較難抵抗通貨膨脹之缺點,全教總亦鼓勵會員教師參加自願增額提撥(享有免稅優勢),方能提升退休所得替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