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綠能總資產 破3兆

 |2024.03.02
13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金管會昨日公布全體金融業投入綠能的最新成果。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3年底,銀行的放款、金融業或一般企業發債,和投信業者所發行的基金,合計跟永續綠能相關的總資產規模已達3兆6755億元,比起2022年底增加5866億元,增幅高達近2成。

永續認定指引 年底公布第2版

其中,以投信業者發行綠能基金的規模成長比率最高。金管會統計,本國銀行對「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放款餘額2兆7077億元,較2022年底增加2594億元,增幅10.6%;永續債券市場累計發行185檔永續發展債券,總額合計5319億元,較2022年底增加1472億元,增幅38.3%;國內投信共發行46檔有關ESG、永續、公司治理及綠能等相關主題的基金,合計規模約4359億元,較2022年底增加1800億元,增幅70.3%。

為鼓勵更多業者加入永續金融,金管會已先於2022年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並提出台版的「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特別是第2版指引草案已透過公聽會及工作坊,蒐集國內政府單位及產業專家意見,金管會過程中均參與了解,後續將再與相關部會研商,預計可於今年底公布第2版指引。

永續金融證照課程  4月開辦

同時,金融業已完成董監事、高階主管的「永續金融學習地圖」,包含基礎及進階課程建議,且各金融公會已就金融業董監事、經理人及一般人員訂定進修永續課程的規範,要求每年至少修習3小時,以提升人員對氣候變遷的認識,及對永續與淨零轉型的概念。

金管會表示,在上市公司的資訊揭露項目及達成率增加的狀況下,證交所已規畫優化擴充永續資料庫申報項目,預計今年12月完成,因此未來外界可獲得的上市櫃公司ESG資訊將更完整。另外,在永續金融人才部分,金管會表示已由證基會規畫完成「永續金融證照」及相關課程,預計今年4月開辦首次測驗。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去年10月11日發布的「亞洲各國永續政策及實務報告」,我國上市公司永續資訊揭露比率達91%、溫室氣體排放(範疇1及範疇2)揭露比率達82%,以及取得確信的比率達84%,在亞洲13個國家之中,依上市公司市值比率排名均為第1。

金管會並已協力周邊單位及金融業者成立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金融業淨零推動工作平台,共同推動永續發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