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西班牙人走了 留下一幅畫給庫斯科 文/王文靜 |2024.02.28 語音朗讀 18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庫斯科市場的超大麵包 圖/王文靜秘魯鄉野間的黎麥 圖/王文靜秘魯女人的頭上少不了帽子 圖/王文靜古都庫斯科的主教堂 圖/王文靜 文/王文靜世界上,哪座機場會「明目張膽」以古柯鹼葉迎賓 ?我生平第一次嚼古柯鹼葉就在這裡,這可提煉毒品的葉子,此時能提神降低高山症的不適。世界上,哪裡的麵包比炒菜鍋還要大 ? 個人主義興起的世界主流,這裡的人仍保有共食文化。世界上,有一幅另類的〈耶穌的最後晚餐〉名畫,餐桌上食物變成烤天竺鼠。它在哪?以上都在秘魯古都──庫斯科!這是海拔三千四百公尺的安地列斯山城,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城。嚼古柯鹼葉、吃比炒菜鍋大的麵包、畫天竺鼠版的「耶穌的最後晚餐」,驚奇連連構成「羊駝古國」的獨特。秘魯曾是南美洲最大帝國──印加。在明朝的〈坤輿全覽圖〉上,被翻譯成「故私哥國」的它,全盛時期估計三千七百萬人口,但竟然在一五三二年滅亡於一支僅一百六十八人的西班牙軍隊。沒錯,一百六十八人,這是世界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以少獲勝之役。從此,秘魯被西班牙人統治三個世紀。語言變成西文,宗教信仰變成天主教,神殿建築變成巴洛克風格教堂。三百年後,西班牙殖民者走了,但留下一頂帽子給秘魯女人,現在的她們穿著秘魯羊駝披肩,頭戴紳士帽;留下一幅世界名畫給庫斯科的教堂;留下一座印加與西班牙混搭的城市。到庫斯科,不會錯過主教堂,但吸引我的是那一幅畫。庫斯科主教堂蓋在印加神殿上,但它的精采絕對要進入內部,要一睹讓人莞爾的名畫〈耶穌最後的晚餐〉。怎麼耶穌晚餐由聖餅變成烤天竺鼠? 紅酒變成紫玉米汁(Chicha Morada)?誰如此絕妙了。五百年前,當西班牙統治秘魯後,也強迫印加人放棄本土的多神信仰,改信天主教。如何教化原住民呢?耶穌需要入境隨俗,飲食要像秘魯人。這幅宗教畫就是產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餐桌上為何是天竺鼠?天竺鼠是世界上極少數能適應低海拔到四千五百公尺高山的動物。安地列斯山區有數千年的天竺鼠飼養歷史,可不是當寵物,而是當食物,這是印加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五,還被秘魯訂定為「天竺鼠國家日」。天竺鼠料理是秘魯國菜,意涵則是高山國的文化。一幅宗教畫,幾筆間,將地球兩端的文化巧妙融合。 不只耶穌要入境隨俗,聖母瑪利亞也沒能免俗。第一次到秘魯時,我不記得在哪一座教堂,看到好多聖母瑪利亞塑像集合在大廳,每一尊模樣都不同,但臉全變黑了。原來這天,是附近的聖母瑪麗亞回娘家的日子。我實在忍不住笑出聲,生平第一次看到黝黑的瑪麗亞,也終於理解何謂入境隨俗。 一尊黑色的聖母瑪麗亞,膚色之間,透露宗教全球傳播的親民。當最後一位印加國王被處死後,庫斯科不能再隱於山、以物易物,沒有文字的古國終被迫與世界接軌。大門被當時的第一強權西班牙敲開後,一箱箱的黃金白銀也流了出去,流到了歐洲與亞洲。如今,西班牙不再叱吒,殖民國一個個獨立了。政治退場,但文化留下來了,安地列斯山上,秘魯女人的紳士帽不曾摘下,古都還有一座座巴洛克教堂……。西班牙曾經的盛世原來不寫在伊比利半島,而是在遙遠秘魯山城,轉化為三億人口的日常語言,在地球各角落每天說著。 前一篇文章 【閃文集】聖彼得堡的寒冬 下一篇文章 【分享時刻 】我的老小孩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浮世畫框】蒲團之上,刀筆之下── 拾得七十歲書畫陶印展【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 作者其他文章【王文靜看世界】尋找緬甸小女孩── 伊洛瓦底江畔古老農國【王文靜看世界】跋涉翻越喜馬拉雅山【王文靜看世界】赤道上的侏羅紀公園 ──有縮骨功的大蜥蜴【王文靜看世界】定居在海拔6700公尺 的那隻蜘蛛【王文靜看世界】劍橋,不只徐志摩的長篙【王文靜看世界】農業古國甦醒的晨市──人、神、鼠共生的奇妙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