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腦瘤新希望 「基因靜默」提升療效 陳玲芳 |2024.02.22 語音朗讀 4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長庚團隊惡性腦瘤新研究,榮獲2023年國家新創獎肯定。左起黃瓊瑩博士、程文俊主委、魏國珍教授、陳品元教授。圖/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惡性腦瘤治療出現新武器!長庚醫院攜手成大醫工跨領域合作,成功開發創新的類病毒奈米載體,可攜帶治療用核酸片段,抑制腫瘤特定基因表現,增強放射治療效果,動物實驗顯示,能延長腦瘤小鼠兩倍的存活期,治療效果顯著。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3年6月美國化學學會《ACS Nano》頂尖期刊,創新概念更獲選為期刊封面故事,並榮獲2023年國家新創獎肯定,未來極具高度臨床應用潛力,有望克服現腦瘤治療的困境。台灣每年約有600名新的惡性腦瘤病人,其發生率雖不在十大癌症之內,然而死亡率卻名列前茅。一旦確診後存活期間極短,僅約一年至兩年的餘命。其致病機轉至今未明,難以預防且治療困難。由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也是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魏國珍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與成功大學醫工系楊閎蔚教授攜手合作,長期致力開發新穎材料及藥物載體,以治療惡性腦瘤。長庚醫院魏國珍教授(左)及成功大學醫學工程學系楊閎蔚教授(右),雙方帶領團隊攜手合作,長期致力開發新穎材料及藥物載體,以治療惡性腦瘤。 圖/長庚醫院提供惡性腦瘤失能率高魏國珍指出,惡性腦瘤常見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腫瘤壓迫周邊正常組織,可引起抽搐或癲癇、肢體無力、偏癱、視力模糊和感覺障礙等症狀。腫瘤侵犯小腦,則會損害運動功能或平衡感,造成步態不穩或運動失調。此外,惡性腦瘤患者的心智狀態,也可能出現變化,表現為失語、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或人格改變等症狀。患者罹病後發生殘障、失能的機率極高,是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惡性腦瘤治療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因其具有迅速增生惡化的特性,腫瘤結構複雜有如八爪章魚般,浸潤生長在正常的腦組織之間,而且沒有明確清楚的界限區分,導致手術難以完全清除,造成大多數的惡性腦瘤預後很差,即使術後經積極的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後仍會復發。因此,開發新穎惡性腦瘤療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長庚醫院與成功大學團隊研究成果,獲選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 Nano》封面故事。圖/長庚醫院提供基因靜默突破困境魏國珍表示,目前對腦瘤的治療始終效果不好,病人存活期平均只有約14到16個月,主要原因是腦瘤細胞具有詭譎多變的異質特性,其強大基因自我修復能力,造成放射治療及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佳。因此,團隊以人工智慧開發類病毒奈米載體,來有效傳遞治療用干擾核酸,以抑制腫瘤細胞基因表現,大幅提升惡性腦瘤的治療效率。這種藉基因表現調控機制,抑制某一基因表現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基因靜默」。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團隊應用特殊模組化的治療用核酸骨架設計,針對不同種類的疾病或是病人特殊的基因選擇,接上應對的干擾核酸,可完美應用於個人化精準醫療。目前,已獲醫藥產業洽談合作技轉事宜,未來將有機會,突破目前腦瘤治療的困境。 前一篇文章 慶元宵買湯圓吃 先留意過敏原 下一篇文章 牙齒鬆動、咀嚼能力下降 當心牙周病前兆 熱門新聞 01【詩】追光者2025.09.0802【詩】蠟燭2025.09.12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8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9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10【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直髮夾電捲棒用10分鐘 恐釋出百億個汙染微粒放鬆身心靈 瑜伽3動作有助入睡今年百日咳累計44例 近10年新高秋天戴口罩保護呼吸道 別忘補充維生素D與鋅 作者其他文章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