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多喝水是預防結石最有效的方式,平時可留意尿液的量及顏色,顏色變深就應補充水分。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49歲王先生,因右側腰部痠痛、血尿而就醫,問診得知,曾經治療過腎結石,並且有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病史,平時喜愛吃火鍋,進入冬季後更是一周吃到2-3次,驗尿發現有尿酸結晶體,超音波顯示在右側輸尿管末段有一顆0.8公分結石合併腎積水,雙側腎臟都有結石,經輸尿管鏡碎石並放置輸尿管導管,症狀改善。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輸尿管是個細小的通道,連接腎臟與膀胱,當腎臟結石落入輸尿管,有時會卡在輸尿管中,引起阻塞而導致血尿、腰痛、腎絞痛、頻尿、急尿等症狀,一旦阻塞超過2星期,可能會對腎臟造成傷害,因此儘早解除阻塞,十分重要。
周固指出,結石依成分可分為2類:鈣化與非鈣化。鈣化類以草酸鈣結石最多,約占80%;非鈣化類有尿酸結石約占15%。其他成分還有半胱胺酸Cysteine結石或是感染性結石。一般可透過尿液分析檢查、X光、超音波、靜脈腎盂攝影檢查、輸尿管鏡檢查等,診斷是否有結石及結石位置。
周固醫師表示,結石治療方式包括使用藥物、多喝水等,而要預防結石,食用火鍋時,應多吃料,少喝湯。圖/書田診所提供
「天冷來一鍋,不知不覺增加體內結石成分。」周固提到,冬天天氣冷,火鍋成為熱門的餐點選擇,但火鍋中熬煮的蔬菜、葉菜類會溶解草酸到湯中,增加湯中草酸濃度;火鍋湯中的肉、大骨湯、海鮮等會增加湯中普林的濃度,因此大量、頻繁飲用火鍋的湯,無疑會增加體內結石成分,增加結石的可能,所以建議食用火鍋時,多吃料,少喝湯。
周固提醒,多喝水是所有結石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平時可留意尿液的量及顏色,顏色變深就應補充水分,顏色正常(淡黃色)則表示水分足夠。有痛風病史者,應注意避免高普林食物,例如紅肉、海鮮、豆類等,並應定期追蹤控制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