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訣竅 遠離精製澱粉 |2024.02.20 語音朗讀 5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全榖類和未精製雜糧(糙米)相較精製穀物及精製雜糧(白米),對人體較有益。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全榖類和未精製雜糧相較精製穀物及精製雜糧,對人體較有益,因未精製澱粉含有豐富膳食纖維,既增加飽足感,也減少攝取過多熱量,有助體重控制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全穀類和未精製澱粉是指沒有經過加⼯的原型食物,如糙米、地瓜、南瓜等;精製澱粉泛指經過加工處理的澱粉,即是經去除麩皮、胚芽的澱粉製成的食品,如白麵條、白吐司等,再因加工程度可分為乾淨精製澱粉和高油脂精製澱粉。全穀類和未精製澱粉是指沒有經過加⼯的原型食物。圖/Freepik未精製澱粉多屬於低升糖指數(GI值)食物,可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且未精製澱粉保留更多營養素,以糙米、白米為例,糙米的營養成分多存在於麩皮與胚芽中,可提供更多維⽣素B群、鎂、鐵、鋅等多種營養。國健署建議,每日主食應有三分之一以上包含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還有研究指出,攝取足夠的全穀及未精製雜糧不僅降低死亡率,還能減少冠狀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大腸直腸癌的疾病風險。國健署建議,每日主食應有三分之一以上包含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圖/Freepik白飯、蕎麥麵、貝果、歐式麵包、隨沖即食燕麥片及馬鈴薯等,屬於乾淨精製澱粉,熱量和原型澱粉差不多,但升糖指數較高。高油脂精製澱粉如炒飯、炒麵、焗麵、台式麵包、薯條等, 熱量大於乾淨精製澱粉和原型澱粉,且研究發現, 高油脂澱粉飽足感較低。研究發現, 高油脂精製澱粉飽足感較低。圖/Freepik國健署分享訣竅,未精製的米食,如糙米、黑米等,泡久⼀點會更軟、更好吃;可以地瓜、馬鈴薯等未精製雜糧,替代部分白飯;選購麵包時可選擇全麥吐司、全麥饅頭,取代白吐司和白饅頭。國健署提醒,整潔、乾燥、通風、無陽光直射的環境,才能防止全榖雜糧發芽變質、發霉、劣變,以確保食物口感佳且安全無虞。以全麥吐司、全麥饅頭取代白吐司和白饅頭較健康。圖/Freepik 前一篇文章 芋頭不只可以吃 還有這功用 下一篇文章 番石榴盛產 維生素C含量豐富可抵50顆蘋果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蔬食百味】四喜烤麩【純植生活】涼拌蘆筍【賣菜郎說菜經】麻竹筍 鮮嫩正對時【點心時間】粉紅草莓大福【純植生活】冷萃雙瓜 佐鳳梨醋優格【節氣養生】冰箱裡的百寶罐 梅醋嫩薑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