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訣竅 遠離精製澱粉 |2024.02.20 語音朗讀 60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全榖類和未精製雜糧(糙米)相較精製穀物及精製雜糧(白米),對人體較有益。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全榖類和未精製雜糧相較精製穀物及精製雜糧,對人體較有益,因未精製澱粉含有豐富膳食纖維,既增加飽足感,也減少攝取過多熱量,有助體重控制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全穀類和未精製澱粉是指沒有經過加⼯的原型食物,如糙米、地瓜、南瓜等;精製澱粉泛指經過加工處理的澱粉,即是經去除麩皮、胚芽的澱粉製成的食品,如白麵條、白吐司等,再因加工程度可分為乾淨精製澱粉和高油脂精製澱粉。全穀類和未精製澱粉是指沒有經過加⼯的原型食物。圖/Freepik未精製澱粉多屬於低升糖指數(GI值)食物,可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且未精製澱粉保留更多營養素,以糙米、白米為例,糙米的營養成分多存在於麩皮與胚芽中,可提供更多維⽣素B群、鎂、鐵、鋅等多種營養。國健署建議,每日主食應有三分之一以上包含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還有研究指出,攝取足夠的全穀及未精製雜糧不僅降低死亡率,還能減少冠狀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大腸直腸癌的疾病風險。國健署建議,每日主食應有三分之一以上包含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圖/Freepik白飯、蕎麥麵、貝果、歐式麵包、隨沖即食燕麥片及馬鈴薯等,屬於乾淨精製澱粉,熱量和原型澱粉差不多,但升糖指數較高。高油脂精製澱粉如炒飯、炒麵、焗麵、台式麵包、薯條等, 熱量大於乾淨精製澱粉和原型澱粉,且研究發現, 高油脂澱粉飽足感較低。研究發現, 高油脂精製澱粉飽足感較低。圖/Freepik國健署分享訣竅,未精製的米食,如糙米、黑米等,泡久⼀點會更軟、更好吃;可以地瓜、馬鈴薯等未精製雜糧,替代部分白飯;選購麵包時可選擇全麥吐司、全麥饅頭,取代白吐司和白饅頭。國健署提醒,整潔、乾燥、通風、無陽光直射的環境,才能防止全榖雜糧發芽變質、發霉、劣變,以確保食物口感佳且安全無虞。以全麥吐司、全麥饅頭取代白吐司和白饅頭較健康。圖/Freepik 前一篇文章 芋頭不只可以吃 還有這功用 下一篇文章 番石榴盛產 維生素C含量豐富可抵50顆蘋果 熱門新聞 01【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種子手作,是向森林回禮的方式2025.09.2502亞裔中秋美食文化節 紐約協會推廣蔬食2025.09.2403【為人父母】你別幫我2025.09.2404人間福報贈報助學 台南174校受惠2025.09.2405體驗佛教文化 Rollins大學搬教室到光明寺2025.09.2406【生活 快門】粒粒皆辛苦2025.09.2407鹹蛋有科學 鹹香好滋味 2025.09.2408菲3萬人示威釀警民衝突 逾百人被捕2025.09.2409樂齡學苑開學 台北道場開啟長者生命力2025.09.2610皮蛋怎麼作?2025.09.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庶民料理】 懷念的古早味 南瓜米粉【養生百味】 秋寒漸起 動之有法【蘭音齋】 南瓜子桃酥 輕鬆手作的鹹甜驚喜【點心時間】 希望太陽花【生活蔬食】 電鍋蒸冬瓜封【植感滋味】 自種青莧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