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過度收縮易抽筋 醫師教自救法 |2024.02.20 語音朗讀 3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肌肉過度收縮容易導致抽筋,醫師分享,多吃含鈣、鎂的食物,以及夜間保持雙腳溫暖等方法,可預防抽筋。圖/123RF 【本報台北訊】冬季氣溫低、天氣冷,若手腳沒有足夠保暖,局部血液循環會變差,肌肉過度收縮就容易導致抽筋。醫師分享,多吃含鈣、鎂的食物、夜間保持雙腳溫暖,以及做睡前伸展操等方法,可預防抽筋。為什麼會抽筋「抽筋」是不少人都曾遇過的經驗,抽筋學名為肌肉痙攣,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收縮的現象,通常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抽筋分成「夜間抽筋」與「中暑性抽筋」,原因與症狀各不相同。夜間抽筋包括靜態情況下所發生的抽筋,如發生於睡覺時、靜坐不動等狀態,常發生的部位為腓腸肌和足部的一些小肌肉。中暑性抽筋與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失調有關,在炎熱環境待1至2小時後,抽筋部位易發生在手掌、手臂及腿部大肌肉上。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收縮的現象。圖/Freepik半夜抽筋怎麼辦半夜抽筋發生時應立即休息,針對抽筋部位輕輕按摩,並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長,拉長肌肉時不可太用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害。若抽筋時間長,可使用熱敷或冷敷,局部噴灑或擦鬆筋止痛的藥水或藥膏,減輕疼痛。不過,若容易反覆發作,有可能是肌肉過度疲勞或脫水,過度疲勞須停止活動並休息,脫水則須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若是因脫水導致抽筋,須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圖/Freepik如何預防抽筋平常多吃含鈣、鎂的食物,除了可紓緩肌肉,也能降低肌肉不正常收縮,預防抽筋發生。不做過度的運動、睡覺時避免讓足板過度朝足底下彎,以及夜間保持雙腳溫暖,都可以避免抽筋。此外,睡覺前做伸展操也能防抽筋,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在臉書分享「睡前伸展操」,伸展時記得每個動作都要重複3次、左右交替,做對動作才不會受傷。伸展臀肌與下背:身體平躺、雙手向兩側張開,左膝向右彎曲,並腿部往下壓,以伸展左側臀肌,壓到緊繃感時停留20秒,動作重複3次、左右交換。伸展後腿肌:身體呈坐姿,右腳向前伸直,左膝向外彎曲、並將腳尖輕碰右膝內側,雙手向前延伸到後大腿感到緊繃,停留20秒,動作重複3次、左右交換。肩膀(三角肌)伸展:右手往左肩方向伸直,並將右手臂扣向胸口,右肩感到緊繃時停留20秒,動作重複3次、左右交換。上背部伸展:身體呈跪趴姿,雙手盡量向前延伸,並放鬆肩膀、不聳肩,屁股可坐在足部,上背感覺緊繃時停留20秒,動作重複3次、左右交換。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在臉書分享,睡覺前做伸展操也能防抽筋。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常見抽筋族群據統計,約有7成的50歲以上長者曾晚上腿部抽筋,且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發生機率是男性1.5倍,有些人因發生頻率較高感到困擾。長輩最常見的抽筋原因是周邊循環不佳,因睡覺時體溫下降,沒有蓋在被子下的腳,導致周邊血液循環變差,引發抽筋。此外,白天長時間坐著,肌肉沒有得到伸展,也會增加夜間抽筋風險。抽筋多久會好抽筋約持續數十秒至數分鐘或更長,若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會導致部分肌纖維撕裂及肌肉損傷,不適感可能維持1周才會消失。若急救處理、自我照護無效時,應該尋求醫師協助,如果持續性的腳痛或是小腿肚疼痛,尤其是單腳,並有腫脹、發紅、壓痛的情況,可能與靜脈炎、靜脈曲張有關,建議就醫檢測。資料來源:為什麼會抽筋?半夜腳抽筋怎麼辦?必學「抽筋自救法」1招秒舒緩抽筋可能會導致部分肌纖維撕裂及肌肉損傷,不適感可能維持1周才會消失。圖/Freepik 前一篇文章 服藥改善心律不整卻有副作用 電燒術有療效 下一篇文章 育齡女性缺D 這2招讓母嬰「鈣」健康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3【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8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09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10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在宅急症照護 1年收案3000人次吃深綠色蔬菜可護眼 戶外活動降近視風險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走路最安全有氧運動 步伐宜輕柔不傷膝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黃奇異果連皮吃更好 有助腸胃蠕動控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