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大風險 半數與環境相關 文/酉方 |2024.02.17 語音朗讀 23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不斷發生的野火,帶給人類警訊。圖/unsplash 文/酉方 1月10日,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提出未來10年全球中長期風險因素分析,結果排名前10項風險中,竟有半數都和環境威脅相關,同時指出極端天氣和地球系統關鍵變化,是最嚴重、最長期、加劇中的環境威脅……2024年是全球大選年,全世界將有76個國家、近半數人口參與選舉,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最新報告,這2年全球面臨的最大「短期風險」來源,是錯誤訊息與假訊息,而在未來10年,日益加劇的極端氣候與生態危機,將成為人類最大威脅的「長期風險」。 減碳救地球,第一步是減廢。圖/unsplash風險正侵蝕舊有資產世界經濟論壇利用近20年的原始風險感知資料,同時調查了將近1500位風險專家、政府與商業領袖後,對全球風險形勢發出警告:人類發展所取得的各項進步,正在被緩慢削弱,導致國家和個人,易受新型風險和復發風險的影響。在全球權力態勢、氣候、技術和人口發生系統性變化的背景下,全球風險正在將地球適應能力推向極限。參與製作這份報告的歐洲威達信集團商務長Carolina Klint指出,錯誤訊息與假訊息對選舉帶來的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引發社會動盪與兩極化。生成式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橫空問世,使得錯誤訊息更容易被散播,進而用來操縱輿論、影響選民,帶來「社會兩極化」的衝突風險也引發擔憂。極端高低溫不利人類除了人工智慧在2023年讓人驚歎,去年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極端高溫在世界各地帶來熱浪、野火、洪水、乾旱等災害。相對的,冬天極端低溫的情況也日漸普遍,相當不利人類生活及生產。以目前北半球進入冬季為例,極端天氣並沒有停下腳步,包含歐洲、北美與亞洲部分地區,這個冬季都面臨到創紀錄的低溫,北京在去年12月處於攝氏零下低溫的時間,打破了逾70年來的最長紀錄。圖/法新社地球系統惡化大警訊極端天氣事件因此名列世界經濟論壇未來2年全球風險第2名。而如果往更遠的時間看,未來10年全球前4大風險都與環境有關,包括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重大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與自然資源的短缺。這也意味著,如何避免氣候危機為全球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將是世界各國未來10年的最重要的任務。而原本被認為製造大量碳排,卻對每年舉辦的氣候峰會冷淡以待的工業先進國家及企業,也終於在去年底開始認真回應減碳行動。迅速惡化的環境系統,是未來全球第2大中長期風險。圖/unsplash200多國承諾減用石油2023年12月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8上,世界超過200個國家在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化石燃料上,形成「轉型脫離所有化石燃料」的共識,達成了難得的歷史性成果。然而,如何履行氣候峰會許下的承諾,對全球對抗氣候變遷來說至關重要。成立於2014年,主要從事提供歐洲中期天氣預報數據及空氣成分連續數據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的負責人Carlo Buontempo警告,除非世界各國付出更多努力,否則氣溫破紀錄的2023年只會再度被超越。今之最熱成明之涼爽從事歐盟氣候監測多年的Buontempo說,除非人們可以迅速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否則人類將不能預期會有結果與近幾個月我們所看到的不同。她嚴詞提醒:如果人類不能快速阻止環境惡化,按照未來幾年的發展軌跡,打破「平均最高溫」紀錄的2023年,將可能會被記憶成是歷史上「涼爽的一年」。圖/美聯社5大行動 因應環境風險世界經濟論壇除了提出警示,也點出為了因應環境風險,人類及企業未來應積極投入5大措施。1.了解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報告發現,2050年前,極端氣候將導致多達1450萬人口死亡,對人類健康的經濟衝擊超過12.5兆美元。顯見極端氣候正在加劇全球人類的健康問題,且在某些地區對醫療保健系統產生極大的壓力,有必要深入了解氣候變遷和人類健康惡化的關聯性。研究分析6種氣候負面影響健康的驅動事件,包含洪水、乾旱、熱浪、熱帶風暴、野火和海平面上升。其中洪水帶來的急性風險最高,預計恐造成850萬人死亡,與極端高溫間接相關的乾旱則是第2大死因,預計將導致320萬人死亡。另外,因極端氣溫造成生產力損失,熱浪帶來的經濟損失估計達7.1兆美元。圖/美聯社2.加速永續糧食生產在COP28由阿聯酋與20多家食品業、研究機構宣布組成的「食品先行者聯盟」,這次也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倡議支持農民的突破性融資與合作模式,目標在2030年前制定出價值達100至200億美元的聯合採購承諾,用以加速糧食系統淨零轉型。3.加速鋼鐵、鋁和航空業脫碳2023年10月,論壇先驅聯盟(FMC)於巴西舉辦為期3天研討會,來自全球工業、政府、金融與民間團體,超過百名參與者,共商巴西如何讓難以減排的鋼鐵、鋁和航空等3種產業,運用各種方式脫碳。圖/unsplash4.氣候科技引領創新解方PwC(資誠國際)發布《2023氣候科技現狀報告》發現,即使全球經濟景氣面臨逆風,氣候科技投資占創投資金比例,仍自2019年持續攀升不輟,8年來成長超過200倍。2019年氣候科技投資占創投資金比例為6.8%,截至2023年第三季為止,累積氣候科技投資占比已升至10%。觀察發現:2023年全球整體創投及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金額雖年減50.2%,降至6380億美元,但挹注於氣候科技新創的投資金額,同期下滑幅度較為緩和,年減幅度僅為40.5%,且首度投資氣候科技的投資人,數量持續增加。此外,氣候科技投資人逐漸將資金移往具有減碳潛力的技術,如太陽能、綠氫、碳捕捉、利用與儲存領域。5.致力轉變能源需求倡議企業與國家加強能源管理、提高能效、降低碳強度等行動,且強調應把現有技術當成推動商業轉型的槓桿使用,例如發展節能服務及相關設施,有助於企業和國家維持經濟成長和實現淨零目標。地球永續已進入關鍵時刻,再不積極進行,人類將承受莫大風險。圖/unsplash未來2年短期風險排名1.虛假訊息2.極端氣候事件3.社會兩極分化4.網路不安全5.國家間衝突6.經濟機會缺乏7.通貨膨脹8.非自願移民9.經濟衰退10.汙染戰爭對人命及生產造殺傷力。圖/unsplash未來10年長期風險排名1.極端氣候事件2.地球系統巨變3.生物多樣性損失與生態系統崩潰4.自然資源短缺5.虛假訊息6.人工智慧技術的不良結果7.非自願性移民8.網路不安全9.社會兩極分化10.汙染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新衣新帽常殘存甲醛及塑化劑 下一篇文章 吃新鮮?吃農藥?理性正視蔬果殘餘農藥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8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賴志銘 和罕病共存 創無礙玩家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