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天南地北的喬伊和傑克,各自來到賭城拉斯維加斯狂歡。兩人陰錯陽差地湊在一起,還因為酒醉,竟迷迷糊糊結了婚。這紙荒唐婚約當然得快點解除,此刻他們卻幸運贏得吃角子機的頭彩。喬伊的硬幣、Jack的傑克,這筆獎金該如何平分,或者,該如何獨吞?
由於兩人是法律上的正式夫妻、且法官覺得年輕人對婚姻的態度太兒戲,判決凍結獎金,雙方必須維持婚姻半年,方能拿回獎金。一場男人與女人的戰爭於焉開打…
電影《頭彩冤家》的故事大綱非常工整,標準好萊塢冤家喜劇格局。因為中文片名有了「冤家」兩字,我不得不聯想起另一部賣座喜劇片《絕配冤家》—業務高手班傑明為爭取績效,向老闆打賭自己可以讓一個女生在十天內愛上他;兩性專欄作家安蒂為寫出《如何在十天內甩掉男友》一文,決定親自體驗。雙方各懷鬼胎,一來一往的算計和鬥爭之間,他們之間逐漸堆疊出化學效應。
看出兩部冤家電影的同質性有多高了嗎?
《頭彩冤家》的男女主角共處屋簷下,出自一個相同目的;《絕配冤家》主角互相接近,都只為了討好上司。兩部冤家電影的男女主角身邊都有跟班,幫忙出主意,或者說幫忙把狀況搞得更糟。兩部冤家電影的男女主角,都在前半段極盡能事地捉弄對方,直到女主角接觸男主角的父母,他們的感情才開始好轉。
這類型的愛情喜劇,似乎都套用以下公式:
1.男女主角若非性格、就是目的迥異,由此激發劇情笑點。
2.男女主角的經濟狀況都還算寬裕。
3.甘草配角不可或缺,但往往沒什麼作用。
4.雙方家長的出現,具有潤滑兩人感情的功效。(回歸家庭傳統,經常是好萊塢電影重點)
5.男女主角經歷過這場感情戰爭,都有所收穫。
我們可以說好萊塢劇本千篇一律,換湯不換藥;但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好萊塢編劇功力了得:取巧、偷懶、又懂得變通,特別在撰寫對白方面,很值得學習。我常詬病台灣商業電影的原因,不外乎:劇本的起承轉合不流暢;有創意,沒有執行力。
劇情的厚度,在於觀眾對劇中人物產生了多少同理心,因此,對白格外重要。對白,是鋪陳角色的利器,好對白能讓角色有靈魂。
《頭彩冤家》男女主角因旅館電腦當機而被分配在同一個房間,他們一起去櫃台跟經理理論,並趁機要求更好的福利。女主角用威脅的語氣,迫使經理將房間升等。男主角則以稱兄道弟的方式,讓經理心甘情願給他們更多優惠。
語氣的差異帶來「笑」果,觀眾也由此認識了男女主角的性格:強勢VS滑頭、緊繃VS放縱、結婚至上VS不婚主義。劇情就在他們的差異中拉扯、發展,個性與環境迥異的兩人慢慢出現共識,最後演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不變道理。
好萊塢編劇肯定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練就這麼一套功夫。他們將妙語如珠的對白穿插在老套公式裡,變奏出一部部看似不同,其實大同小異的電影。有些人瞧不起這種劇本,也覺得不值得討論。可是,我卻覺得如此平庸的劇本,才正是所有想寫劇本的朋友都該嘗試、訓練的基本課題。畢竟,不會跑就想飛,怎能寫出幽默的對白、引人深思的話語,或是讓人捧腹的唇槍舌戰,來吸引觀眾看你的電影呢?
香功堂—33來遲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atsocks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