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農曆新年,是國人佳節團圓重要時刻,然而,過年時節氣溫驟降,血管可能急遽收縮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除此之外,發生腦中風的風險,也激增2.9倍,根據台灣本土研究指出,氣溫每降低2.9度,腦中風機率也會增加11%。而導致國人暴露於急重症風險的原因,與代謝症候群,特別是長期被忽略的「高血脂」問題有關。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響應衛福部國健署慢性病防治,攜手國健署於農曆年前宣導「降血脂抗心梗 齊團圓過好年」,針對血脂議題提醒慢性病與代謝症候群患者,及早控制自身的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尤其以「降血脂」對抗心肌梗塞。
高血脂患者陳先生的父親,10年前就因未正視高血脂風險而發生心肌梗塞,他自己也在36歲時,發現血脂數值呈現赤字,且短短3年內病程惡化,就醫時已需要進行心導管手術。所幸,父子倆人透過穩定服藥,穩定控制疾病至今。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暨高雄榮總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強調,若觀察國人對於「三高、二害」的認知,可以發現高血脂民眾的診斷率僅約5成,也就是有一半的病患,完全忽略自己的疾病。
他提醒民眾,若平時沒有透過穩定服藥、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那麼遍及全身的血管,可能由暢通變阻塞,一旦出現「血栓」,或是因為天氣、情緒激動等原因,造成血管收縮,會導致血管堵塞,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隨時可能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