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近乎痊癒的劉仁海夫婦,也參與藝術紓壓課程活動。圖/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日前於台北市萬華老人服務中心舉辦「2024失智怎麼伴」首場失智症家屬紓壓課程,由ARTrigin創元藝術蕭瑋儒執行副總帶領現場在座約30位家屬繪製屬於自己的新春紅包,藉此享受難得的悠閒時光,專注的感受當下,從中獲得喘息。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的報告顯示,全球失智者已超過5500萬人,目前台灣失智人口推估已達32萬人,家屬陪伴是重要角色,幫助失能長者留在社區生活的時間得以延長,延緩入住機構的時間。
但家屬常是24小時待命,導致身心疲憊、精神耗竭、家庭衝突、人際互動關係逐漸失去等等考驗,使他們感到沉重的負荷,時不時傳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同歸於盡的「照顧悲劇」。因此,如何從照顧陪伴的過程中,找到一個生活的「平衡點」,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主任陳俊佑說,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照顧者」非常辛苦,所以辦理家屬的紓壓課程,應景的繪製屬於自己的紅包袋,希望能夠讓家屬獲得短暫的喘息時光。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主任陳俊佑(中),與參與藝術紓壓課程、繪製新春紅包的家屬開心合影。圖/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供
他語重心長地提醒,建立健康生活型態非常重要,家屬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力照顧失智者,基金會也會陪伴家屬,一起面對這個漫長的旅程。
ARTrigin創元藝術蕭瑋儒執行副總表示,生活就是藝術,只要會拿筆就會畫畫,重點不是要畫得多漂亮,而是在過程中,專注、放鬆的療癒自己,可以陪伴自己,也能「再出發」、陪伴家人。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劉怡吟說,要有效幫助失智症家庭維持照顧與生活品質,除了提供失智症社區照顧資源、家屬照顧技巧與支持團體、建構照顧計畫甚而預防延緩退化概念外,基金會也想要帶給照顧者嶄新視野,幫助失智症照顧者,「紓壓,不單純只有放空、睡覺,除了責任的承擔,更應該有喜悅及愛護自己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