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辜進心8歲時因罹癌導致雙眼失明,儘管世界不再有色彩,但他的人生並未變得黯淡,靠著點字、語音,他考上文藻外語學院日文系,還曾赴日本攻讀碩士;每個禮拜他都會跟同是視障的妻子一起跑步,兩人一起征戰路跑、馬拉松賽事。辜進心表示:
「不需要對視障參賽者投以可憐的眼光,我們只是視力被拿掉而已,我和大家一樣,擁有一顆熱愛路跑的心。」
02.
美國洛杉磯藝術家吉姆.達林 (Jim Darling)為了重現飛行的喜悅,發想「飛機窗」(Airplane Window)系列創作,他用壓克力顏料畫,模擬坐在窗邊向外看去的景色;除了展現世界之美,他也希望鼓勵大眾反思人世間的汰換,達林說:
「要珍惜因為時光輪轉,而不斷消逝的美好,要懂得去擁抱、感念及惦記。」
03.
1980年,美國音樂家惠勒(Romayne Wheeler)來到墨西哥銅峽谷,壯闊的風景、塔拉烏馬拉原住民的智慧,讓他愛上此地,甚至在1992年搬來定居;為了回饋,他用自己辦音樂會的收入,在當地興建學校、診所,並成立獎學金計畫。惠勒分享:
「這些年是我有生以來最快樂的幾年,因為我覺得我的音樂在發揮價值幫助人們。」
04.
為了解決空汙問題,荷蘭發明家羅斯加德(Damon Roosegaarde)設計「空氣清淨塔」,每小時僅耗電1.4度(約1個電熱水壺),便能淨化周圍3萬立方公尺空氣,捕捉下來的PM2.5還會被壓縮、密封在立方體,變身成別緻的戒指。羅斯加德說:
「希望我的設計能夠改變人們的心態。讓大家體會到呼吸清新空氣的美好,進而主動關注空汙問題。」
05.
比起揮灑顏料,加拿大藝術家諾蘭 (Sharon Nowlan)更喜歡用鵝卵石創作,她會結合貝殼碎片、海玻璃、浮木、陶器等素材,在紙上創造可愛又吸睛的場景,主題包含家庭、友誼、愛情及記憶等。諾蘭說:
「我希望在這些充滿故事的設計中,能讓人們受到啟發,提醒自己珍惜當下,以及擁抱那些為我們生活帶來歡樂與愛的人。」
06.
早年因為找不到優質童書,讓張杏如決定自己出版,並在1971年成立信誼基金會,致力宣導學前教育,例如:推動親子共讀、舉辦信誼兒童文學獎,鼓勵本土童書創作、推出《學前教育》月刊,並首創親子館,打造專屬孩童的遊戲天地。張杏如表示:
「做這些事不是為了求名、求利,就是想做一點利他的事。」
07.
電影《冰雪奇緣》場景,在香港迪士尼樂園完美重現,這都要歸功逾百名幻想工程師7年的心血;團隊集結繪圖、建築、工程、燈光設計等140個學科,從壁紙圖樣、冰宮造景等,都細細雕琢,讓遊客宛如走進電影的沉浸體驗。主要設計的幻想工程師焦雅欣(Amanda Chiu)說:
「我們知道這不只是一個產品或一處設施,而是讓孩子、家庭、每個人創造珍貴回憶的地方。」
08.
2020年,王廣玉君在被一塊長20公分的鐵塊切入左小腿,讓他被迫截肢;原本自暴自棄的他,看到其他截肢者的精采生活,讓他決心振作、穿上機械腿,走出去看世界,除了開設節目《獨腿騎士的日常》,還創辦義肢俱樂部,幫助因故截肢的人度過難關。王廣玉君表示:
「希望透過這些行為,將那些曾激勵自己的正能量傳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