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 大爆發?

文/司馬川  |2024.01.15
230觀看次
字級
圖/Julia Chou

文/司馬川 

談起虛擬貨幣(或稱數位或加密貨幣),大家一定先想到比特幣、乙太幣等,可以和現實貨幣一樣買賣物品,但是由於流通性並非很高,各國政府(尤其是大國)剛開始也不是太怎麼支持,在2013年比特幣才204美元,時至今日,1元比特幣超過新台幣百萬元(4萬美元)的「貴重」,可不是當初那個推出後完全沒人看好,又常被各界否定的虛擬貨幣了。

多元發展 各求所需



大家可能不知道,有關虛擬貨幣,或是簡稱虛擬幣,其實有幾種模式,包括大家常用到的飛行里程點數、各類會員積點,還有線上購物如PChome的P幣、Momo的momo幣、Yahoo的購物金等可以在買東西時抵用;另外則是比較封閉型比如線上遊戲、手遊等裡面的虛擬幣,僅能在其中使用的;最後一種就是前面提到的,和真的實體貨幣可以有條件流通的虛擬貨幣了。

而針對比特幣或乙太幣等虛擬貨幣的起源,就要提到當初一開始很盛行的「採礦」、還有眾多追求財富的「礦工」,以及比較屬於科技專業的區塊鏈(Block chain)了,這些看起來跟貨幣似乎完全沒關係的詞,可是我們要今天要了解的重點了。

曠日計時 勞者多得



以比特幣來說,全部加起來限制在2100萬枚(元),所以物以稀為貴,當初是有一位叫做中本聰(應該是化名)的人,發表了一篇論文,主要是希望比特幣類似黃金一樣,要有礦工努力挖礦才能夠取得,只是礦坑和後續交易流程變成了區塊鏈,鐵鏟子和開挖工具則轉為CPU、網路、以及電力等,唯礦工還一樣是人們,而且同樣需要花時間來挖礦才能獲得,而且有相當縝密的挖礦程式。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有疑問,既然總數有限制一定數量,那是不是有一天會挖完,其實這個程式中也有限制,例如多少時間產生一個區塊,在這個區塊中新發行的比特幣,不能超過多少個皆有局限,而且大概每4年這個數量就會減半,因此目前礦工要準備的電腦等級以及改為AI伺服器專用的GPU等級,獲得利益也漸漸成為手續費而非比特幣本身。

中心無用 區塊成鏈



而區塊鏈的產生,也讓虛擬貨幣有很好的應用或可說是問世的重要推手,光是區塊鏈這個應用,誇張一點來講,就可以講個幾天幾夜,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相當嚴密的點對點網路,充滿各項規定和複雜密碼,主要是去中心化,以及利用公共帳簿的概念,讓哪一塊錢屬於誰,完全收到認證等方式存在著,這部分若大家有興趣,可以再進行深入探討。

當然,比特幣只是虛擬數位(或稱加密)貨幣的其中一種,而且如果要和實體各國的貨幣進行交易或是兌換,也就有了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出現,但是這些交易所屢屢出現被駭客入侵竊盜虛擬貨幣的消息,也是讓人膽戰心驚,但是隨著虛擬貨幣不斷上漲的趨勢下,投資人應該還是會繼續奮勇投入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