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島嶼.記憶—描繪台灣50年」北展廳「咱的所在—從土地萌芽的人文風景」展區。圖/國父紀念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父紀念館即將邁入全館整修,館長王蘭生表示,以往館內的中山國家畫廊,多為提供給國內前輩藝術家辦理個展,但在邁入另一個分水嶺之際,特別規畫「島嶼.記憶—描繪台灣50年」典藏特展,以台灣發展的歷史脈絡,梳理3000多件典藏品,來書寫台灣的歷史記憶,展期至2月25日。
王蘭生指出,從一入口的「打造民國品牌形象」、「認明文化正字標記」子題,可看見台灣建設初期,藝術家畫筆下的孫中山先生與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台灣,到了北展廳「咱的所在—從土地萌芽的人文風景」,可以欣賞到台灣欣欣向榮的風貌以及各地的寶島風景,包括合作畫〈蓬萊風華〉、呂佛庭〈玉山日出〉等許多相當精采的作品。
退輔會主任委員馮世寬表示,非常開心受邀參加國父紀念館「島嶼.記憶—描繪台灣50年」典藏特展,這次展出胡四維〈台海空戰〉描繪空戰的作品,讓他相當的感動。〈台海空戰〉是由時任空總少校胡四維繪製。民國47年(1958)年八二三台海戰役期間,共機瘋狂進犯我海峽領空,我空軍出動各型飛機9,094架次,雙方發生13次空戰,前後共計擊落共軍米格17型機30餘架,戰果輝煌。讓他回想起從軍的年代,每次駕機起飛都是帶著視死如歸無所畏懼的精神,那份榮耀至今仍感到驕傲,很感謝國父紀念館特別展出這件作品,展現空軍無畏的精神。
藝術家廖修平表示,欣賞「島嶼.記憶—描繪台灣50年」典藏特展時,看到已辭世的老師黃君璧、林玉山,李錫奇、何肇衢的作品與自己的作品一起展出,感到相當的喜悅。感謝國父紀念館的支持與促成,讓藝術家有機會能在此舉辦國際版畫雙年展、台日美術交流展,讓外國藝術家來台灣參展,也讓台灣藝術家有機會到日本做交流。
國館表示,「島嶼.記憶」特展為休館前在中山國家畫廊最後一檔自辦特展。共展出72件精湛作品,有前輩藝術家早期創作的罕見作品,如林玉山〈石油化學工業區〉、蘇峯男〈蘇澳港〉、社會規範濃厚的《現代中國人自箴》畫集。國父畫像展出許九麟〈國父畫像〉、冉茂芹〈孫中山〉、李自健〈國父肖像〉。渡海來台、本土畫家所詮釋的台灣水墨山水,如呂佛庭〈玉山日出〉、合作畫〈蓬萊風華〉、林進忠〈橫貫公路一角〉等。展現台灣風情的作品,如蘇憲法〈阿勃勒〉、何肇衢〈淡水教堂〉、謝里法〈春風得意〉、廖修平〈生活之門(一)〉。反省現實社會,關懷台灣環境與多元族群的作品,如劉其偉〈雞鳴早看天〉、吳炫三〈等待〉。融會東方藝術與西方觀念,以點、線、面傳達情感的抽象畫作,如楚戈〈時間的足蹟 原初之二〉、陳正雄〈藍綠之交響〉以及李重重〈山林之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