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剩不到500隻 為瀕危草鶚營造棲造生態棲地

王淑芬 |2024.01.02
579觀看次
字級
草鶚分布在嘉義以南,調查顯示全台約500隻,亟需營造適合生存的棲地。圖/高雄市野鳥學會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統計顯示台灣只剩約300到500隻草鶚分布在嘉義、台南及高雄、屏東一帶,由於是一級瀕危物種,高雄市野鳥學會草鶚保育行動,先後向國財署、第七河川局及南部科學園區申請綠地及高灘地,以營造做為草鶚的生存棲地。

野鳥學會指出,自2000年開始推動生態據點紮根行動,在高雄市中寮山進行教育推廣、生態巡守活動,進而發現全台灣的首窩草鴞巢位,漸漸了解草鴞瀕臨滅絕,尤其是滅鼠藥毒害、鳥網及棲地消失等問題,於是鳥會聯合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先後舉辦草鴞保育論壇、草鴞保育平台專家會議,強化草鶚保育。

圖/高雄市野鳥學會提供

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今(1/2)日指出,除了透過論壇及監控了解草鶚分布及生態棲地,也徵求義工投入棲地營造,鳥會先後向第七河川局、南部科學園區申請認養位在燕巢、路竹及屏東的綠地、高灘及林地等,廣植白茅草做為草鶚的棲地,3處面積約11公頃。

他說,營造草鶚生長棲地的面積不必廣大,但是需要無干擾安全,且是適合草鶚覓食的環境,包括農地、林地、墓地或是惡地都可以營造生態棲地,也有助於生態永續;淺山果園或林班地都適合擴大為草鶚棲地。

為了營造草鶚繁殖的棲地,鳥會義工利用假日於棲地移除外來種雜草,再種植適合生態的植物等,同時宣導附近農民以友善農業耕作,減少滅鼠、鳥網,農作不用除草劑等,並加強農民及學生的保育觀念,成立巡守隊,以巡檢的方式,保育草鶚生存。

圖/高雄市野鳥學會提供

林昆海表示,野鳥學會還籌募拍攝紀錄片《星空獵手》,導演許晉榮相挺,在有限的經費下仍全力支持,讓外界看到草鶚生存不易及保育的重要。

鳥會介紹草鶚是台灣特有亞種,是台灣最瀕危的貓頭鷹,其身長約32至42公分,體重約380至550公克,主要棲息在草生地環境,由於其棲地常受到人為干擾,繁衍不易。鳥會持續尋覓及營造適合草鶚生態的環境,盼物種持續繁衍永續。

圖/高雄市野鳥學會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