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時刻】給我一棵忘憂草

文/劉又瑋 |2023.12.27
364觀看次
字級

文/劉又瑋

荷蘭科學家曾開發出一種號稱可以清除痛苦回憶的藥物,能造福「後壓力創傷症候群」患者,以及因為痛苦回憶反覆出現,而致日常生活受嚴重影響的民眾。

荷蘭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乙型阻斷劑(beta-blocker drugs)可清除痛苦的回憶,這種藥物原用於治療心臟病或心律不整。然而動物實驗結果顯示,此藥物亦足以影響大腦建立並重現可怕事件回憶的過程。

許多受到心理問題困擾的人,也許亦企盼這種藥物能有效地使用於精神治療吧!

痛苦的回憶人皆有之,不過能嚴重到稱之為「後壓力創傷症候群」的,也許僅限少數。但是,不管是面對哪一種或大或小的痛苦回憶,譬如失戀、失業、考試失常、公開受辱等等不一而足的難堪回憶,很少人在事過境遷之後,還能夠以坦然的態度與雲淡風輕的心情去面對的吧?多數人應是備感不堪回首,必欲忘之而後快,而這正是出於一種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

在我很小的時候,曾聽過當年的偶像英格麗褒曼說過一句機鋒之語而永生不忘,她說:「快樂的生活須具備兩個要素:健康的身體,與健忘的頭腦。」聽聞此言的我,在欣賞英格麗褒曼的美貌與氣質之外,更是佩服她的智慧。

忘卻過去的痛苦、專心面對當下、對未來懷抱希望,誠然是經營幸福人生的方法。不過,就像是我們明知每天運動有益健康,但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克服惰性天天運動呢?人人都知該放下過往的心靈負擔,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但有多少人能忘卻被情人拋棄的痛苦、被朋友背叛的不堪、被老闆炒魷魚的冤枉,而步履輕盈地走向現在與未來?

所以說,「忘不了」,偏偏也是人類性格與情感的宿命。

因此,如果哪一天醫師能夠開給你一種叫做「忘憂」的藥物,讓你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擺脫痛苦過往的糾纏,又有人會拒絕服用嗎?

不過,在此先讓我們聽聽持反對意見的學者又是怎麼說的:

其一,衛道之士聲稱,這種藥物將危及「人類的認同」,並產生嚴重的心理後果,使服用者無法從錯誤中學習。

其二,倫敦大學聖喬治學院醫學倫理講師索科爾表示:「剔除痛苦的回憶不同於除疣或點痣。它會改變我們的個人認同,因為人的認同與回憶有關。某些情況下或許有益,不過在清除記憶前,我們必須審慎評估它對個人、社會與個體認同的衝擊。」

真正卸下過去的痛苦負擔,必須是在面對它、消化它之後,才能夠讓它像冰雪消融於春陽般地永遠成為過去,而不是硬生生地以非自然的方法將它從心中拔除。否則,在心靈中那塊記憶消失的空間,又該由什麼來填補呢?

佛家所謂的「放下」,正是揭示這種「接受,繼而放下」的智慧。只有將一切關於過去的悔恨、對於故人的怨念在心中清楚地凝視、思索,之後消化、放下,才能做到真正的遺忘。

人生苦短,何苦老是糾纏在已成鏡花水月的過往中跟自己過不去?而那棵生命中的忘憂草,必須得自己在心中灑種、澆水、照料,才能成為自己的藥方。

至於聰明的科學家所發明的忘憂藥,誰又能保證得服用多少劑量、多長的一生,才能達到安全境地呢?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